找到50条结果,用时0.114s
  • 直中三阴真寒证用药诀

    ...咽喉不利,腹痛转甚,心下胀满、结硬如石,燥渴难忍,冷汗不止,或时郑声,指甲青黑,此名阴毒症,速灸关元、气海二、三十壮(关元穴在脐下三寸、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或葱熨脐中,内服回阳急救汤。令阳气复而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医学传心录
  • 惊——气乱伤心胆

    ...齐,敲门的声音也很响,老人家误以为是抢劫,惊冷汗,等工人走后就病倒了,吃了几十服汤药才好。现在回忆,外祖母受惊,再加上本来体虚弱,结果犯了心悸病,也是特殊时代给人留下烙印的反映。  因为受惊,...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微管人工流产50例临床分析

    ...综合征判断标准[2]: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头晕、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或较原收缩压下降15mmHg,心率<60次/min或较原来心率减少20次/min。1.3.5术后2h子宫恢复情况术后2h,一般膀胱充盈,B超探测宫腔及盆腔情况...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 中医治疗出汗症

    ...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冷汗指畏寒、肢冷而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熟地淡附子茯苓车前远志补骨脂吴气不归元,喘急跗肿冷汗,足寒面赤,中焦痞结,先议通阳。熟附子茯苓生姜汁生白芍王十九阴虚喘呛,用镇摄固纳。熟地萸肉阿胶淡菜胶山药茯神湖莲芡实翁四二脉细尺垂,形瘦食少,动...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临证指南医案;卷四
  • 中医辨治脑血管意外

    ...等。  元气败脱型突然神昏或昏聩,肢体瘫软,手撒指冷汗多,重则周湿冷,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治宜益气回阳救脱。方药:参麦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2...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五、霍乱门(凡十六案)

    ...一余友蒋君王如之令正,患霍乱。招余诊视,六脉欲绝,冷汗似雨,四肢如冰,满面浮红,声音已哑,大渴思饮,看服过方药,皆止渴清热之味,吁!误也。此乃毒邪已尽,不知温补,变成元阳失散、真火飞越之证。倘再不以引...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湖岳村叟医案
  • 晕厥的病因与证治

    ...辛凉开窍,用紫雪丹治之。内闭外脱者,尚见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撒手开口,脉虚数大等。应闭脱兼治,用生脉散合白虎汤加减治之。  七、湿热所致之晕厥:此证多由素体湿热偏盛,或嗜饮酒酪,喜吃肥甘之物,致湿热内...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缘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目瞑神昏,命在须臾者,不可误用风药,急宜服此。  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  已上上味各等分,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九
  • 原发性痛经与不良心理因素的关系

    ...受,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冷汗、乏力、水肿甚至休克虚脱。影响其生活、学习及活动。但妇科检查及超声波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本统计中发生休克的2人均及时给予止痛抗休克治疗。1.3方法与结果...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5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