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99条结果,用时0.157s
  • 《类证治裁》血症论治的特色

    ...性质、脉象论述较祥,其以脏腑辨证为主,分别对吐血、衄血、蓄血、溺血、便血一一列举了治则方药。  辨出血的主因  林氏首先在血症总论中提出:“血也,生化于脾,宣布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灌输百脉...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第七十五章妇人吐血方论

    ...母,夕用归脾汤,送六味丸而愈。柔脾汤: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甘草(炒〔、白芍药(炒〔、黄(各半两〔、熟地黄(自制一两五钱〔,右每服五钱,水酒煎。妇人月经不利,忽妄行呕血,察其脉脉如常,用四牛丸即安;一女子...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校注妇人良方;第二门 众疾门
  •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鼻衄120例临床观察

    ...,男,19岁,中学生。2005年7月21日初诊。患者自13岁患鼻衄血,平时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因夏季天热或洗脸时出现鼻衄,每年频发,多方治疗无效,遂来我院门诊就诊。鼻衄3天,西医采用鼻腔纱条填塞,副肾素滴鼻,消炎止...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6期
  • 鼻衄

    ...述。《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千金要方》卷六。《证治准绳·杂病》:“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动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B
  • 黄连解毒汤治败血症等病

    ...热盛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利,湿热黄疸;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功用〗泻火解毒。〖病机〗火毒热盛,充斥三焦───────→大热烦躁...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鼻衄辨治

    热邪犯肺:口鼻干燥,或呼气有灼热感,衄血,血色鲜红,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治宜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选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0克,菊花12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杏仁10克,生...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心火亢盛证与小肠实热证鉴别

    ...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喜笑恐悸,手心烦热,汗出衄血,其脉洪实者,是实热之候也。若阳火妄动,心火独亢,则导致心阳暴张,神明逆乱,热盛血流薄疾,动血耗血的病理转归,因此,刘河间曾指出:“由于将息失...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顽固性鼻衄1例治验

    ...亏虚而形成者,临床也不少见。正如《景岳全书·血证·衄血论治》说:“衄血虽多由火,而惟似阴虚者为尤多,……若脉来洪大无力,或弦或芤或细数无神,而素多酒色内伤者,此皆阴虚之证,当专以补阴为主。……务令阴气...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5期
  • 中医热证的分型与治疗

    ...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之所以会产生热证,是因为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大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须引水自救,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 如何学习《金匮要略》

    ...脉证治”,说明惊悸应分水邪、水饮两证而治。至于衄血、吐血、下血的论治,虽当各究其因,但总以不发汗为宜。第十七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介绍呕病当分热湿、里虚、虚寒、阳衰阴盛、水阻气滞诸证而治...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