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00条结果,用时0.083s
  • 和胃

    和胃  治疗学术语。又称和中。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胃气不和则升降功能失常,症见胃脘胀闷,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厌食,舌淡苔白等。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枳壳、香橼、佛手等。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H
  • 调气平胃散

    ...1.5克功能主治:芳香辟秽,调气和中。主冒犯不正之气,胃气不和,腹痛胀满。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会约》卷八:调气平胃散:处方:厚朴(姜炒)1钱半,...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甘草干姜证三(太阳七十三)

    ...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在太阴三)脉浮自汗里热外泄也小便数则大便必硬心烦者胃热之薰冲也阳明病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伤寒悬解;卷四太阳经中篇(五十六章);清;黄元御
  • “卧不安”的两个涵义

    ...平躺不安”更近原意。此外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胃气不和,宿食内停导致脘腹胀满,睡眠不安或难以入睡者;胃气不和,气机上逆导致不能平躺或平躺不安者,如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嗳气往往使病人难以平躺。...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治虚劳呕逆诸方

    ...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胸膈妨闷。宜服诃黎勒散方。诃黎勒皮(一两)黄(一两锉)白豆蔻(三分去皮)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白术(胡(三分去...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九;宋;王怀隐;陈昭遇
  • 胎寒第一

    ...用之,一日下四服。至晚有红涎通利,即下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二服,治之即愈。如见都不进奶及肚膨胀,手握拳,目微视,面黑色,死候不治。(此茅先生一证用凉药,为母伏热往来,儿饮热血后。茅先生歌中却云∶...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一;宋;刘昉
  • 痫候第二

    ...风门中)一服,半日间通下风涎恶物,便进匀气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一方见慢脾风门中)。与调,后常服朱砂膏(方见惊积门中)、雄朱散(方见惊痫门中),与服即愈。大凡痫病...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幼新书;卷第十一;宋;刘昉
  • 增液汤加味治疗失眠32例

    ...资料共3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且我们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胃气不和者,男9例,女2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1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6个月。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25例,睡而早醒5例,时睡时醒13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头晕、心悸、健忘...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8期;中医中药
  • 噤风

    ...,先与夺命散吐风涎(见急慢惊门,)后下醒脾散(一见胃气不和门,一见慢脾风门)夹匀气散与服(见胃气不和门,)又下雄朱散(见赤白痢)夹朱砂膏(见急惊)常服即愈。如手提拳,噤口不开,死。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明;王肯堂
  • 噤风

    ...,先与夺命散吐风涎(见急慢惊门,)后下醒脾散(一见胃气不和门,一见慢脾风门)夹匀气散与服(见胃气不和门,)又下雄朱散(见赤白痢)夹朱砂膏(见急惊)常服即愈。如手提拳,噤口不开,死。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一·初生门生下胎疾;明;王肯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