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518条结果,用时0.069s
  • 《汤液本草》序二

    序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芳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汉张仲景广之,又倍于伊芳尹,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确论。金域洁古老人派之,...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序;元;王好古
  • 脏腑泻火药

    卷之一黄连泻心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黄芩泻大肠火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白芍药泻脾火石膏泻胃火知母泻肾火黄柏泻膀胱火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元;王好古
  • 用药法象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药性要旨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pt1.bmp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麻黄苦,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逆...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五味所用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五方之正气味

    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制方用药附)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络应之。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元;王好古
  • 用药凡例

    卷之二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风宜辛散,防风味辛及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发也。或有别...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汤液本草;卷之二东垣先生用药心法;元;王好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