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条结果,用时0.063s
  • 灸法

    ...红晕。此法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作用。适用于慢性病、风寒湿痹等病症。回旋灸: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的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距皮肤2~3厘米,灸20~30分钟。适用于病变面积较大的...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刺法灸法学;针灸学;灸法
  • 熨法

    ...气血及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适应证:熨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证。熨法适用于虚证、寒证、经气壅滞等。适用于风寒湿痰凝滞筋骨肌肉等证,以及乳痈的初起或回乳。用法:熨风散药末:取赤皮葱连须240g,捣...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熨法
  • 实按灸

    ...透,效果更佳。实按灸适应证:实按灸适用于病位较深之风寒湿痹、窃证及虚寒证。各种药物艾条的共同点是所选药物大多是辛香行气、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故适用于各种寒证、虚证、痛证、瘀证。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艾条灸;艾灸;灸法分类;灸法;刺法灸法学;针灸学;实按灸
  • 温灸器灸

    ...移动。有调和气血、温散寒邪、通经活络的作用。常用于风寒湿痹、胃寒作痛等症。对妇女、儿童及畏针者尤宜。《针灸一本通》记载了一种可以固定在腧穴上持续灸疗的温筒器:灸筒由内筒,外筒两个相套而成,均用2~5mm厚...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艾灸;灸法分类;灸法;刺法灸法学;针灸学;温灸器灸
  • 肌痹

    ...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又名着痹、湿痹。是指风寒湿热毒邪入于肌肉筋脉,以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麻木,或有萎缩,伴眼睑紫红色斑疹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中医药学名词》(2004):肌痹是指以对称性近端...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中医皮肤科学;中医学;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中医外科学;中医学;肌痹
  • 解表药

    ...浮。或用于疹透不畅或风湿痛有表证者。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解表。此外,若表证兼气、血、阴、阳之不足,还须结合补益方药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胜邪却。故解表药...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按中药的作用分类;中药材;中药学;解表药
  • 非处方药

    ...等)(十五)痹病[适用范围]1.中医:痹病属以下证型(风寒湿痹、虚痹、虚实夹杂痹等)2.西医:A.肢体关节疼痛(感受风、寒、湿所致,无明显器质性疾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轻症的局部对症治疗(限外用)[排除范围]1.中医:A...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非处方药
  • 祛湿剂

    ...者。藿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寒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吐泻等症。清热祛湿剂:清热祛湿剂具有湿热两清作用。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而出现的黄疸、午后身热、胸...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按方剂的功用(治法)分类;方剂;方剂学;祛湿剂
  • 硬皮病

    ...,伴有酸痛。苔薄舌淡,脉沉细。肾阳不足,卫外不固,风寒之邪,阻于肌肤,络脉痹塞不通,营卫不和而成。拟温经散寒,补肾阳,和营卫,开腠理。处方:净麻黄9克,大熟地6克,川桂枝9克,杜红花9克,全当归9克,仙灵脾1...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风湿性疾病;疾病;硬皮病
  • 方剂

    ...主治功用主治解表剂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1.抗病原微生物2.解热、镇痛3.止咳、平喘、化痰4.抗炎、抗过敏5.改善心血管功能6.调节、促进免疫功能1.感冒2.流行性感冒3.急性支气管炎4.支...

    词条分类词条分类;方剂学;方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