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07s
  • 吴忠文:《金匮玉函经》辨证新说

    ...积累,渐渐明了,将实践上升为理论。  现在要学好《金匮玉函经》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是课本问题,中医院校都是统编教材,并且改名为《伤寒学》,其内容相当繁杂,加入了现代研究,套用西医病名,已失去了经典原样;...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金匮玉函经

    拼音:《jīnkuìyùhánjīng》《金匮玉函经》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

    词条
  • 《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J
  • 《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其他
  • 金匮玉函经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文献,而且发展和提高了伤寒学。《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古传本,同体而异名,自北宋整理雕版印行后,即已散佚,清代发现后旋即流失日本,1932年返回我国,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金匮要略序

    ...珍敬序。大明应天徐熔谨按文献通考。二百二十二卷中。金匮玉函经八卷条下。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案宋晁公武撰...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序;清;元简
  • 调气饮

    ...量:水煎,临服加蜜1两,热服。摘录:《玉案》卷五《金匮玉函经·附遗》:调气饮:处方:黄蜡3钱,阿胶3钱。功能主治:赤白痢,少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变者。用法用量:上同溶化,入黄连末5钱搅匀,分3次热...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方论(三)

    ...十五〔金匮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存林亿等疏曰。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其济人之心。不已深乎。细考前后。乃王叔和撰次之书。缘仲景有金匮录。故以金匮玉...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中国医籍考;卷二十五;日本
  • 方论(十六)

    ...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正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中国医籍考;卷三十八;日本
  • 吴序

    ...定本,年来因注《易》未遑,近日《易》注告成,南阳《金匮玉函经解》亦已脱稿,于是删释《遗书》,更定卷帙,阴阳脏腑,气运色脉,经解方解,病机方案,分录十卷,以翼仲景《金匮玉函经》,作杂证之准绳,为后学之楷...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周慎斋遗书;序;明;周之干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