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0条结果,用时0.09s
  • 肝胆湿热证与胆郁痰扰证鉴别

    ...肥甘厚腻之品,“有饮食之湿,酒水乳酪是也,水谷之海,故伤于脾。湿困太阴,酿湿化热,上蒸肝胆,而为肝胆湿热证。  胆郁痰扰证素由精神抑郁,情志不遂,导致肝胆气滞,疏泄失职,气郁生痰化热,痰热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诊断
  •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尿路感染?

    ...木通,大量应用,有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2)肝胆郁热  症状: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尿频而痛,尿色黄赤,少腹胀痛,舌红苔微黄或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湿热侵犯肝胆,少阳枢机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尿路感染防治300问
  • 六淫病症主药

    ...子(肝)薄荷(肝肺)青葙子(肝)炉甘石(肝)木贼(肝胆)〔散湿热〕芜荑(皮肤骨节)〔散热痰〕海石(肾)〔散血热〕锻石(骨节皮肤)谷精草(肝)〔吐痰〕木鳖(热毒)栝蒌(肺膈热)胆矾(肺膈风热)〔泻脾热〕...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求真;下编卷九主治下;清;黄宫绣
  • 肝胆湿热型痤疮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肝胆湿热痤疮中医治疗寻常痤疮是一种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的皮肤病。传统理论多从肺、、脾辨治,常用分型治疗为:肺经风热型用枇杷清肺饮疏风清肺,肠湿热型用茵陈蒿汤加减清热化湿通腑,脾失健运型用参...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8期
  • 浅议“胃不和则卧不安”

    ...在内,和脾相兼的病证,如肝不和、肝经湿热肝胆气郁、肝胆火伤肝胆湿热致脾湿热肝胆气逆致气上逆、心脾两虚等等。这些病证的出现皆可能影响睡眠,这时还是以治疗主要发病机制为主,兼以调和脾...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嘴里五味是哪些疾病的征兆?

    ...,唾液内糖分亦升高,也常会出现口舌发甜。口酸:肝热肝胆之热侵蚀脾祖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肝热则口酸,大多由于肝胆之热侵蚀脾脏后形成,而且很多人还可能出现舌苔薄黄、食后腹胀、恶心,甚至出现胸闷肋痛等症状,这...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保健常识
  •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阳黄的体会

    ...接胆红素21.7μmol/L,直接胆红素110.3μmol/L。证属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治以清利肝胆湿热。方药:茵陈9g,栀子3g,大黄1.5g,每日1剂,水煎服。3天黄疸明显消退,腹胀消,二便正常,继服3剂,黄疸完全消退。复查血清胆...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6期;中医中药
  •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停聚而不化,形成恶性的病理循环。寒湿郁遏中焦,阻滞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则病发黄疸,属阴黄。“阴黄之因,或热病后,过用寒凉,或真阳素虚,太阴阴寒凝结,脾肾交伤,则阴黄之症成矣(《症因脉治》)。若寒...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清肝和胃治眩晕

    ...品,面赤如醉,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而滑。辨证:肝胆湿热失和降。治法:清肝利胆,和降逆。处方:青蒿12克,黄芩12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竹茹10克,枳壳12克,青黛6克,滑石15克,连翘12克,甘草10...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脏腑辨证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举隅

    ...为疹。故以健脾除湿为主治疗。取得疗效。  4、清利肝胆湿热治带状疱疹  齐某,女,37岁。5日前左胸部皮肤开始灼痛,放射至背部,2天后起水疱,集簇成片,呈带状分布,灼痛加剧。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