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古籍中 找到20条结果,用时0.043s
  • (一)温化寒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味辛,性温,有毒。入胃经。炮,去皮脐。消痰去湿,止痉除麻。中风失音,口眼斜。白附子,上行,与黑附子非一类也。白附子,燥也。似中风证,虽有痰亦禁用,小儿慢惊勿用。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药;明;李中梓
  • 白附子

    ...燥,祛风湿,治面疾辛甘有毒,大热纯阳。阳明经,能上行,治面上百病(阳明之脉萦于面,白附能去头面游风。作面脂,消斑疵)。补肝虚,祛风痰,治心痛血痹,诸风冷气,中风失音,阴下湿痒。根如草乌之小者,...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备要;草部;清;汪昂
  • 白附子

    卷二毒草部甘辛温,小毒。发明白附子纯阳上行,乃阳明经。治肝肾风癣、阴痒、洗黑入面脂用。其性燥血耗气,是以类中风证,虽有痰壅禁用,小儿慢惊勿服。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经逢原;卷二毒草部;清;张璐
  • 白附子

    ...部燥、祛风湿、治面疾。辛甘。大热纯阳。阳明经。能上行。治面上百病。(阳明之脉萦于面、白附能去头面游风、可作面脂、消瘢疵。)祛风痰。治心痛血痹。诸风冷气。中风失音。阴下湿痒。燥毒之品。似中风证。...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从新;卷四草部;清;吴仪洛
  • 【白附子】

    卷一草部味辛甘大热。入手厥阴少阳经。功专上行。治面上百病。作面脂。消瘢疵。去游风。惟性燥毒。似中风证虽有痰。并小儿慢惊均忌。此已无真者。今闻凉州尚有生者。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撮要;卷一草部;清;陈其瑞
  • 白附子

    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阳明胃辛甘,大热纯阳,阳明经,能上行,治面上百病,祛风痰痹湿,此无复真者。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阳明胃;清;姚澜
  • 白附子

    ...疵。(风痰【归经】入胃经。为祛风燥湿豁痰之品。(能上行)【前论】时珍曰。根如草乌之小者。长寸许。绉纹有节。炮用。乃阳明经。因与附子相似【禁忌】经疏曰。似中风症。虽痰壅。忌用。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要药分剂;卷十燥剂;清;沈金鳌
  • 白附子

    ...温。大明曰∶无毒。曰∶小毒。入炮用。杲曰∶纯阳。上行。【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势(《别录》)。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面瘢疵(大明)。诸风冷气,足弱无力,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头面痕,入面...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明;李时珍
  • 当归

    ...地条芩为佐。不绝生化之源。(韩)其气疏畅无定。随所而为用。合川芎细辛之类。治血虚头痛。眼痛齿痛。合诸血。入薏仁牛膝下行。治血不荣筋。腰痛足痿。合人参川乌乌薏仁。能荣表。治一身筋寒湿毒。合芍术地...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本草述钩元;卷八芳草部;清;杨时泰
  • 药性论

    ...发表,退热,升提胃气。本味辛,入膀胱经。去颠头痛,上行。使君子味甘,入胃经。杀疳虫,利小便。薄荷味辛寒,入肝经。去贼风,发表,利关节,止痛。菊花味苦甘,微寒,入肝经。明目,清头风,去目翳,发表。茺...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银海精微;卷下;唐;孙思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