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093s
  • 第二节阴痒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者,称为“阴痒”,亦称“阴门瘙痒”、“阴空格”。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有虚、实两个方面。因...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妇科学;第十四章 前阴病
  • 辨证治疗带下病120例临床观察

    ...,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妇女带下古人分为五色,即:赤、青、黄、白、黑及五色带。临床上最常见的为黄、白带。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中医辨证为虚寒(脾肾阳虚)型,湿热(毒)型,中药...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
  • 带下病如何辩证施治

    ...分泌物,五色带多为生殖器恶性病灶的分泌物,以更年期妇女多见。带下病常见于各种阴道和宫颈炎症。【病因病理】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因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温邪;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中医五法巧治盆腔炎

    ...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带下为病,治从肝脾

    带下妇女正常生理现象,是润于阴户内的一种无色、质黏、无臭的阴液,其量不多。故王孟英云:“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局部或全身症状者,则称为带下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
  • 老年性阴道炎辨治二法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据其临床表现,笔者分别以滋阴清热法和泻肝利湿法治之,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1滋阴清热法此法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阴道炎。祖国医学认为,带下是人体津液之一,源于脾肾,由水谷化生...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清热解毒法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为病……女子带下瘕聚,“督脉为……妇女不孕等记载。在《难经》中有“带脉之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的说法,而经起冲、任、督、带损伤的原因,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方面有邪毒感染和房事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4期
  • 第一节四诊要点

    ...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在妇科疾病的诊察中,要熟练掌握与妇女经、带、胎、产有关的问诊内容。1.年龄不同年龄的妇女,由于生理上的差异,表现在病理上各有特点,因此在治疗中也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青春期常因肾气未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妇科学;第五章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 诊断月经病时怎样进行问诊?

    ...往往由于肾气未充,易发生月经失调,应密切观察。中年妇女既是胎产哺乳的生理阶段,又是工作学习比较紧张、家庭负担较重、社会事务繁忙的时期,阴血易耗,阳气易伤,每多阴血不足与七情内伤为患。此时期月经病的发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月经病防治280问
  • 治疗带下之点滴经验

    妇女阴道流出白色黏液,其状如带,量多淋漓,如涕如唾者,称为“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分明,称为“赤白带;白带色黄者,称为“黄带;白带色红者,称为“赤带;还有青、黑或五色杂见的,因而又有&ldqu...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