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0条结果,用时0.16s
  • 桂枝汤新解

    ...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2、发汗说:见第53、54、56、57、234、240、276条。234条云:“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十、热病解肌发汗候

    ...诸候(凡二十八论)此谓得病三日已还,病法在表,故宜发汗。或病已经五六日,然其人喉口不焦干,心腹不满,又不引饮,但头痛,身体壮热,脉洪大者,此为病证在表,未入于脏。故虽五六日,犹须解肌发汗,不可苟根据日...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九热病诸候(凡二十八论);隋;巢元方
  • 解肌

    ...解肌肉之汗也。”《温病条辨》:“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故临床上应针对病症的寒热而...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疗学
  • 解肌

    ...解肌肉之汗也。”《温病条辨》:“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故临床上应针对病症的寒热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J
  • 十四、伤寒解肌发汗候

    ...,发泄其气,则热歇。凡伤寒,无问长幼男女,于春夏宜发汗。又脉浮大宜发汗,所以然者,病在表故也。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五小儿杂病诸候一(凡二十九论);隋;巢元方
  • 生石膏12大功用首为解肌发汗

    ...其归纳为12大功用,现叙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解肌发汗,主温邪郁肺《名医别录》论石膏“解肌发汗。”后世医家张锡纯通过长期临床验证,发现石膏确有此功效。并明确指出:“解肌者,其力能达表,使肌肤松畅,而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 解表剂运用心得(三)

    ...,代表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风寒挟湿兼有里热者,治宜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代表方如九味羌活汤;太阳经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初传阳明经,形成二阳经络同病甚或三阳经络同病者,治当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代表方如柴葛...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贾春华王永炎:“方证论治系统”中的证候与方剂

    ...枣十二枚组成,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实体。桂枝汤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用是桂枝汤的一个属性。同理,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同样也是桂枝汤的一个属性。我们选择《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桂枝汤

    ...芍药能和营而息风。非徒取其能止汗也。桂枝得芍药。于发汗之中。仍寓敛液之义。芍药得桂枝。于益血之内。仍收化气之功。而桂枝又藉生姜之力。攘之于外。以导风邪之出路。芍药又得甘草大枣之力。安之于内。以断风邪之...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伤寒寻源;下集;清;吕震名
  • 桂枝解肌善通阳,有汗无汗用有殊

    ...广西等地。辛、甘、温,无毒。入心、肺、膀胱经。功能发汗解肌,温阳通脉,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平冲降逆,补中益气。仲景善用桂枝主治多种病证,举例如下:  1.辛甘发散能解肌  《素问》有“辛甘发散为阳”之...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