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条结果,用时0.07s
  •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而突触传递比冲动传导要复杂的多。  (一)兴奋突触电位  脊髓的单突触反射是反射弧最简单的一种反射,其感受器为肌梭,传入神经纤维前角运动神经元直接发生突触联系,因此便于用来进行突触传递的研究。...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生理学
  • 2005年研究生西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和抑制突触电位突触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制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考研;考研指导
  •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症

    ...,神经元动作电位暴发出现连续去极化和超极化,产生兴奋突触电位(EPSP)和去极化飘移(DS),使细胞内Ca2和Na增加,细胞外K增加,Ca2减少,出现大量DS,并以比正常传导快数倍的速度向周围神经元扩散。生化研究发现...

    词条疾病;神经内科;癫痫
  •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

    ...,神经元动作电位暴发出现连续去极化和超极化,产生兴奋突触电位(EPSP)和去极化飘移(DS),使细胞内Ca2和Na增加,细胞外K增加,Ca2减少,出现大量DS,并以比正常传导快数倍的速度向周围神经元扩散。生化研究发现...

    词条疾病
  • 症状性癫痫综合征

    ...,神经元动作电位暴发出现连续去极化和超极化,产生兴奋突触电位(EPSP)和去极化飘移(DS),使细胞内Ca2+和Na+增加,细胞外K+增加,Ca2+减少,出现大量DS,并以比正常传导快数倍的速度向周围神经元扩散。生化研究发现,...

    词条疾病;神经内科
  • 婴儿及儿童期癫痫及癫痫综合征

    ...,神经元动作电位暴发出现连续去极化和超极化,产生兴奋突触电位(EPSP)和去极化飘移(DS),使细胞内Ca2+和Na+增加,细胞外K+增加,Ca2+减少,出现大量DS,并以比正常传导快数倍的速度向周围神经元扩散。生化研究发现,...

    词条疾病;神经内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