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191s
  • 第四节 脾与胃

    ...则脾阳不振,临床上则出现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等脾肾阳虚之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掊,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调脾补脾温运为法

    ...九窍不通,肢懒犯困,渴而恶饮,胸中泛恶,痞满纳呆,便溏黏腻,苔腻脉滑等湿浊、食滞困脾之象,久则身倦乏力,畏寒喜温,渐成脾阳亏虚,浊阴停聚之象。治当运脾调脾,补虚泻实,防止湿浊等阴邪伤及脾之阳气。太阴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中药辨证治遗尿

    ...南星、半夏、菖蒲等醒神开窍药。如果脾胃虚寒、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等健脾开胃药。兼有脾气不足者配益智仁、乌药。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该类型常见于感染肺门淋巴结核的患儿。病机:脾为后天之本,...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8期
  • 试论老年病的防治应注重调理脾胃

    ...药便吐,即是胃不能受纳药物的明证;有人服地黄、枸杞便溏泻、腹胀,即是脾不运化精微的明证。而现在诸多医者在防治老年病之时动辄补肾,甚至使用一些大补之药,殊不知此种治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种补法,恰似...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 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鉴别

    ...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肺之肃降无权出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气虚证候。  病因  心肺气虚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不充,或后天脾胃虚弱,元气生化乏源,或热病汗出及吐下亡阴,气随汗泄,元气损...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慢性肾炎诊治经验总结

    ...脾气虚弱症状。见有面色淡黄、纳差、乏力、腹胀痞满、便溏、脉细弱、舌淡苔白者,采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兼阳虚者可加理中汤,兼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兼阴虚者加用沙参麦冬汤。可同时使用固摄之...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9期
  • 补中益气汤在肛肠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软无力,减当归、甘草,易人参为泡参,加厚朴;若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加茯苓、淮山、扁豆;若肛门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散,选加黄连、地榆、蒲公英、白芷、赤芍,六一散;若肛门伤口水肿,潮湿,舌红苔白,脉滑数...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7期;中医中药
  • 浅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弱,运化无力,必致痰浊内生而见短气乏力,脘闷痰多,便溏之症,治宜健脾补气以祛痰涎,如六君子汤中取人参、白术、茯苓,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以杜绝生痰之源,故有“脾胃健运自无痰之说。  化气  即温化阳气。...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老年性口干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弱型证候:口干咽燥,面色萎黄,气短全身无力,纳呆,便溏,舌苔腻,脉濡或细。治疗:宜健脾去湿,益气生津。方选四君子汤加味。常用药物为党参、白米、茯苓、生甘草、陈皮、砂仁、苡仁等。3.2.3气滞血瘀型证候:口干欲饮...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中西医结合
  • 升陷汤治疗杂病的临床应用

    ...头晕,耳鸣,烦躁,神疲懒言,乏力少动,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药用黄芪30g,柴胡、升麻、桔梗、知母各10g,当归12g,熟地黄、龙眼肉、桑堪各15g。3剂,水煎服。二诊时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大便成形,头晕...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