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0条结果,用时0.118s
  • 王叔和

    ...统地记述了脏腑俞、募穴的名称、位置和应用。他还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加以整理,对于保存古代医学文献、促进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王叔和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

    词条中医学;中医学家;晋代;人物百科;针灸学
  • 濒湖脉学-革

    革 阴  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  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博。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时珍曰:此即芤弦二脉相合。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动

    ...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庞安常曰:关前三分为阳...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 脉经

    ...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

    词条词条;医史文献;古籍;书籍;中医学;晋代;脉学著作
  • 王叔和

    ...寸口脉等,对古代的文明古国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或谓仲景《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W
  • 《脉经》

    ...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M
  • 《脉经》

    ...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其他
  • 濒湖脉学-紧

    ...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箄线。丹溪。  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气。《素问》谓之急。  《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牢

    ...大而长。微弦。《脉经》。  扁鹊曰:牢而长者肝也。仲景曰:寒则牢坚。有牢固之象。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实大弦长。牢之体也。《脉诀》不言形状。但云:“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云:脉入皮肤辩息难。又...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弱

    ...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弱主气虚之病。仲景曰:阳陷入阴故恶寒发热。又云:弱主筋。沉主骨。阳浮阴弱。血虚筋急。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作者:李时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