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条结果,用时0.041s
  •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1—前206咸阳陕西咸阳汉西汉②前206—公元23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220-265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建业江苏南京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③304-439——...

    词条
  • 程高

    拼音:chénggāo程高为东汉针灸家。涪翁的弟子,得其传。程高为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人。立志习医,闻隐士涪翁医术高超,访寻多年,方得其传,乃精针灸术,以针术闻名于时。弟子郭玉得其传,为一代名医。参见涪翁、...

    词条中医学;中医学家;针灸学家;针灸学
  • 难经

    ...。旧题战国秦越人撰(但史料上却无法证明)。成书约在东汉以前。主要内容:书中以问难的形式讨论了81个问题,对诊脉法、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五输穴及补泻法的运用均作了论述。《难经》为医经著作。三卷(或作五卷)...

    词条词条;中医学;书籍;针灸学;医史文献;古籍;东汉时期;医经著作
  • 药丞

    拼音:yàochéng药丞东汉时医官名。东汉时期,太医令之下曾设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药丞专管药品。这是医与药分工管理的开端,也是一个进步。

    词条
  • 伤寒杂病论

    ....中医药学名词(2004)]《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已佚。后世根据该书佚文,分别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又名《伤寒卒病论》。16卷。约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

    词条医史文献;古籍;书籍;中医学;东汉时期;中医临床著作;伤寒著作
  • 伤寒论

    ...医药学名词(2004)]概述:《伤寒论》为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10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3世纪初。主要内容:《伤寒论》的内容主要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

    词条词条;医史文献;古籍;书籍;中医学;东汉时期;医经著作;中医临床著作;伤寒著作
  • 气功史

    ...土的《却谷食气篇》较详细地记载了气功“食气”之法。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是较早的套路气功功法。同时还出现了“胎息”、“胎食”、“食玉泉”等功法,魏伯阳的《参同契》被视为最早的气功大作。晋代道家名...

    词条气功学
  •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为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主要内容:《金匮要略方论》是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

    词条词条;古籍;书籍;医史文献;东汉时期;医经著作;中医临床著作
  • 素问

    ...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

    词条词条;中医学;书籍;古籍;医史文献;战国时期;医经著作;针灸学
  • 外治法

    ...和用于脱疽(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截肢手术。到东汉时期,张仲景记述了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多种外治法,为后世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自针灸形成专科后,外治的概...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法;外治法;针灸学;中医治疗学;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