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2000条结果,用时0.371s
  • 滋阴通下合剂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临床观察

    ...,丹皮10g,赤芍10g,黄芪30g,大黄10g,丹参15g,防风10g,甘草6g),本院制剂室严格按中药合剂炮制工艺装瓶备用,每次100ml,每日1~2次,小儿服量减半;自血疗法,抽患者静脉血4ml,双侧足三里穴位等量注射,16例瘙痒严重患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

    ...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姜,加黄芪而成,旨在温通阳气,祛风散邪,调畅营卫,而通血痹。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

    词条方剂;温里剂;温经散寒剂;中药学;中医学;方剂学
  • 金黄散治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法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g,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各100g,天花粉500g;共研细末,使用时取适量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1.5使用方法敷药前先用75%乙醇清洁患部,治疗组将金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均匀外敷于炎性部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1期
  • 芍药地黄汤

    ...胡、桔梗、黑荆芥、焦山栀(7日外加)、泽兰、香附、甘草、陈皮。功效主治:《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之芍药地黄汤功在补血清肝,解郁扶脾。主治血虚兼七情所伤,暴怒伤肝,忧郁伤脾,产后乳汁不行及乳少者。各家论...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方剂学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体会

    ...芪30g,桃仁10g,红花8g,川芎15g,益母草15g,大黄5g,甘草3g,加减法:正虚较甚者去大黄,加党参15g,炒白术10g;湿热较重者去附子、干姜,加苡仁15g,半边莲15g;水肿较甚者加赤小豆15g,猪苓15g;兼感外邪者加麻黄5g,荆芥1...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0期
  • 真武汤

    ...子60g,白术24g,白芍24g,茯苓24g,潞党参60g,玉桂6g,炙甘草24g,姜30g,水煎3次,头煎1次顿服,2-3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己不黑,脉不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

    词条温化水湿;温化寒湿剂;祛湿剂;方剂;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温阳利水;益阳气;散寒湿
  • 《外台秘要》诊治肛门病心得

    ...3.2.1千金槐皮膏组成:槐白皮2两,熏草半两,辛夷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野葛6铢,巴豆7枚,漆子6枚,桃仁10枚,猪脂半斤。用法:猪脂煎膏,纳肛,日4、5次。张文仲用作坐药。主治:肛门痛痒、出血。效果:虫死瘥,...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1期
  • 鼻渊

    ...通利湿,引热下行,当归、地黄活血凉血,益阴制火,甘草调和药性。若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白芷、鹅不食草,以芳香通窍。若肝胆火热塞盛,头痛剧烈,急躁易怒,便秘尿赤者,可用当归龙荟丸加减,以清泻肝胆之火。也...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名;中医诊断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鼻科;鼻渊;中医常见病;常见病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注射疗法;常见病耳针疗法;常见病方药治疗;常见病饮食疗法
  • 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SophoraalopecuroidesL.),别名苦豆根、粉豆根、西豆根、苦甘草(内蒙、甘肃),布亚(新疆),白头蒿子、草槐(甘肃),是豆科槐属多年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及中亚一带。全株密被灰白色贴绢毛,高20~80cm。根...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4期;中医中药
  • 仝小林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应用黄芪经验

    ...,防止元气虚脱,肉桂补火助阳,少火气以佐黄芪,炙甘草补气温中,共建回阳益气之功。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血痹“痛证等范畴。《王旭高医案》:“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久病消...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