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300条结果,用时0.214s
  • 胶体金试剂条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

    ...催化某一反应底物,产生一种非导电性物质,沉积于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的阻抗增加,达到放大信号的目的。  在广东不同地区来源的鼠类血清样本中,历史疫区鼠类血清标本的IHA初筛假阳性率明显高于现在的疫源地。其原...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7期
  • 胆囊收缩素

    ...度,使非特异沉淀物减少。④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表面活性将小分子的游离部分吸附。如在活性炭表面涂上一层葡聚糖,使它表面具有一定孔径的网眼,从而允许小分子游离抗原或半抗原逸入而被吸附,而大分子复合物则...

    词条化验及医学检查;激素类测定;消化道激素测定
  •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ELISA样品中的待检抗原需缓慢地扩散才能与吸附于固相表面的抗体反应,而在膜渗滤法中,抗体充满了膜的微孔,待检液体层层渗滤时抗原抗体紧密接触形成免疫浓缩,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另外,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不但...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和特异性光散射鉴别出血小板后,检测5000~10000个血小板表面的特异性荧光讯号。检测结果可用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平均颗粒荧光强度,另一种是特异性荧光抗体结合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法与荧光信号的放...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 特异性IgE(过敏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FcεRI)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其调节IgE产生的作用小,主要作用是延长IgE的半衰期,在抗原提呈的部位放大IgE的生物效应。另一种受体为低亲和力受体(FcεRⅡ),主要存在于B细胞表面,调控IgE...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4期
  • 新《指南》首次提出“临床治愈”

    ...,血清学检测即抗原和抗体检测(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是判断HBV感染的基本依据;HBVDNA定量检测主要用来检测血液中HBV含量,...

    参考资料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待分类信息
  • 第三节 免疫电泳技术

    ...免疫电泳,不同之处是将血清直接加于电泳后蛋白质区带表面,或将浸有抗血清的滤纸贴于其上,抗原与对应抗体直接发生沉淀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嵌于固相支持物中。将未结合的游离抗原或抗体洗去,则出现被结合固定的某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在肝炎病毒学检测方面目前有什么进展

    ...肝炎病毒检测:病毒是否复制,是否具有传染性,主要看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是否阳性;病毒复制是否稳定,传染性是否弱,不仅要看e抗原是否已经转阴,更主要地是看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是否...

    健康求医问药;疾病专题;肝病专题;肝病诊治200问;肝病的研究资讯
  • s/co值在HBsAg检测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值。方法采用6种常用乙肝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定值血清,比较其s/co值的线性走势。结果HBsAg在高浓度时其s/co值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其真实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以s/co...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2期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基本原理

    ...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