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098s
  • 生姜泻心汤

    ...,四肢痠楚,舌苔薄白而滑,右脉强,左脉沉细。诊断为肝胃不和以本方和胃降逆。2.胃下垂:某女,消瘦,胃下垂,喜饮酒,不断嗳气,予生姜泻心汤5剂,嗳气消失。3.胃扩张:某人,年约40余。宿嗜酒,初则晨起吐清水...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降逆和胃;方剂学
  • 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内镜下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吐清水,大便溏泄,舌质淡或淡红,脉细或沉细。(2)肝胃不和型:易因情志发病,胃脘胀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苔多薄白,脉弦。(3)胃阴不足型:胃灼隐痛,伴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6卷第6期
  • 孙桂芝从三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析

    ...虚并见,又夹有脉络不通、瘀血阻络者,则属中焦肝脾、肝胃不和,又涉及下焦之。肾脏,并有肝胃阴虚、肝肾阴虚,病情较为复杂。孙师常以沙参、黄芩、清半夏清肝和胃、养阴生津;加丹栀逍遥散以疏肝健脾、益气养血;配...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吐酸

    ...过食生冷凉食,损伤脾胃阳气,湿浊内停,木郁克土,或肝胃不和而致本证,所以临床多以行滞温中为法,但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盛衰而施。张景岳《景岳全书·吞酸》篇说:“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 “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组方思路临床应用探讨

    ...疏肝解郁为君,配甘麦大枣汤甘缓滋补、柔肝缓急,针对肝胃不和之病机,辨证施。为本之法。然考虑此病为胃神经功能紊乱,胃平滑肌痉挛,故从西医角度出发配以蝉衣、钩藤、防风,解除胃部痉挛,“局部”之病。再...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8期;其他
  • 平安丸

    ...气逆不舒,胸满腹胀,胃寒疼痛,嘈杂倒饱;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吞酸。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任世玉老中医临床经验撷英(胃痛、头痛等)

    ...降失常,气机逆乱,为本病的基本病理。而临床见症中,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最多见。故任老先生常用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六君子汤三方化裁使用,并对胃痛明显而兼瘀阻者,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白芍;胃脘灼痛者加黄...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杨牧祥临证经验慢性胃炎:疏肝健脾和胃

    ...湿以及养阴和胃、健脾温阳等法,杨牧祥认为,胃痛以肝胃不和多见,证有寒热虚实瘀滞错杂之不同,疗本病必须紧紧把握“六腑以通为用、“胃以和降为顺的生理特点,法以调理气机,使气机通降为要,兼以清火、...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方和谦用药配伍经验

    ...、百合等。  另外,胃痛虚实夹杂者用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者用和肝汤化裁;痞满者用温胆汤化裁;泄泻脾虚者用参苓白术散,肝脾不和者用痛泻要方,厥阴下痢者用白头翁汤等;腹痛少腹久痛者用和肝汤加台乌药、熟地...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胃炎42例临床分析

    ...疗方法本组病例全部采用中药疗,按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诊。服药均每日1剂,日服2次,15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一般停用其他药物。1.2.1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1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