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600条结果,用时0.116s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所定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候者。治疗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病程1~17年,平均9年。对照组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6岁;病程1~21...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12卷第9期
  • 化疗栓塞加中药治疗III期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上根据临床症状加用中医辨证论治,基本可分为3型:(1)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方用加味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白扁豆10g、炙黄芪15g、生苡仁30g、柴胡15g、枳壳10g、香附10g...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期
  • 王三虎治疗肝癌经验

    ...黯,鼻衄,腹大如鼓,吐血,黑便,下肢浮肿等。因此,肝郁脾虚,湿热蕴毒,枢机不利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3把握病程.详于辨证  王师从中医角度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早期患者一般在体检中发现...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当归芍药散应用心得

    ...品片数日不效,改服附子理中丸,效微。脉证合参,此属肝郁脾虚之腹痛,以当归芍药散疏肝养血,健脾利湿。处方:当归15g,白芍15g,川芎6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9g,桂枝15g,炙甘草6g。服药3剂,腹痛豁然而止,食欲俱增...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4期
  • 李振华教授治疗痞满经验

    ...淡,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细无力。李老诊其为肝郁脾虚,中阳不足,胃失和降之痞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依据脉证,系由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横乘脾胃,复因饮食所伤,使脾气益虚,胃气益滞,而致本证。治以...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周福生:治脾胃病首倡“心胃相关”

    ...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人们往往多重视“肝郁脾虚”,往往忽略心神在脾胃病中的重要作用,其实心胃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相互影响是很密切的。  记者:刚才我们也提到,情绪与脾胃病关系密切,故人们普遍认...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治体会

    ...枳壳,腹痛加三七、元胡,恶心者加半夏、竹茹。  3.2肝郁脾虚型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明显,大便粘液较多,泻后痛减,反复发作,食欲不振,胸脘痞满,急躁易怒,情志刺激加重,舌淡红,苔厚,脉弦滑。治宜疏肝健...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阻络,肝失条达,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痰湿阻滞、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亏4型,并指出脾虚痰湿型脂质沉积较轻,痰瘀互结型较重。付静等则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痰浊内阻、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肝肾阴亏5型。...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产后腹痛的妇科名老中医治验

    ...机可概括为肝郁气滞、肝郁血瘀、肝郁阴虚、肝郁血虚、肝郁脾虚肝郁肾虚、肝郁湿热、肝郁湿毒等。治疗多从肝论治,重在疏肝行气,以调畅气机为主,达通则不痛目的。临证常以四逆散为主方,根据不同病机随证加减,常...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逍遥散为主联合心理与行为干预治疗肿瘤合并严重抑郁症探讨

    ...表2主要症状与伴随症状(略)  1.3辨证分型(1)主证肝郁脾虚: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脘闷嗳气,腹胀纳呆,苔薄腻,脉弦。(2)兼证①明显脾虚:心悸胆怯,少寐健忘,精神乏力,舌质淡,脉细弱;②痰湿阻滞:咽中...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5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