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0条结果,用时0.099s
  • 《内经》论痿证

    ...不足,则乃为痿厥。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乙癸同源,精血相生。若精血所伤,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肢体失养则生痿证。临床表现以膝胫痿弱不能久立,甚则不能行走,或伴有遗精早泄、头昏目眩等精亏...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经验

    ...益肾水,乃虚则补母之法,如六味丸、大补阴丸之类。亦乙癸同源之义也”。  清代医家叶天士早巳对肝风一类病有较丰富的经验。如华岫云为叶天士医案立“肝风”一证,总结叶氏治肝风之法,华云:“先生治法,所谓缓肝...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以肝为本,从五脏论治抽动—秽语综合征

    ...目,肾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小儿肝常有余,肾常虚,乙癸同源肝肾相生。本患儿尿床多年,肾精亏虚,故平素盗汗,形体消瘦;肾精不足,肝失滋养,水不涵木,阴虚于下,阳亢于上,肝风内动,则见眨眼、皱眉、摇头、...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土,脾胃气滞,继而横逆乘脾,脾气虚弱;肝郁日久,因乙癸同源而及肾;若化火伤阴,肝阴耗伤,则致肝肾阴亏;若湿盛伤阳,轻则脾阳不足,重则肾阳衰微而致脾肾阳虚;郁久则经气不畅,脾虚则痰饮内生,络脉阻滞,瘀血...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方法探讨

    ...畴。本病属瞳神疾病,瞳神为水轮,内应于肾,因为肝肾乙癸同源,故发病常责于肝肾。凡肝经风热或肝胆火毒上攻;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外受风湿郁久化热,风湿与热合而上攻;或患火疳,花翳白陷,凝脂翳,混睛障,疳疾...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年12月第4期;中西医结合
  • 攻补寒热同用治疗妇科病

    ...证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因月经乃精血所化生,肝藏血,乙癸同源。月经到来会导致肝肾阴阳失衡。绝经标志着肾衰天癸竭,现代医学认为属性激素撤退引起的病变。其治疗主要是协助肝肾阴阳。滋肾清肝汤以六味地黄汤为底,...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自拟祛白方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气,补后天之本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补骨脂益肾填精,“乙癸同源,肝肾同治;川芎、红花、丹参行气活血;白蒺藜、香附疏风祛邪以通络,共奏调和气血,活血化瘀之效。诸药合用可以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祛风散邪。补骨脂含...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3期
  • 病毒性肝炎辨治再思考

    ...,由实致虚,虚实错杂。  肝脾同病,久必及肾,肝肾乙癸同源,脾肾互为资生,肝虚阴伤,势必下耗肾水,肾虚阳衰则不能暖土、温肝,遂其运化生发之性。  临证所见,则以气阴两伤为多,偏于肝肾同病者,以阴血虚耗...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肝论治

    ...逆犯胃,胃阴虚,消灼水谷,无以化精养肾,而致肾阴亏损。乙癸同源,肾阴不足,肝失濡养,水不涵木,肝肾阴亏,阴不化津,无以上承养胃,致肝、肾、胃阴俱虚。症见:胃脘痞满,时有隐痛,或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腰酸便秘,五心烦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 吉良晨教授行医6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

    ...良晨教授医德高尚,行医60年,理论功底深厚,发展了“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治则大法,主张调理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内稳机制。吉老医术精湛,又精通武学,不仅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还把医、...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