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900条结果,用时0.229s
  • 第五节乳癖

    ...淡红,苔薄白,脉弦和细涩。辨证分析: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血瘀滞,肝郁痰凝瘀血阻于乳络,故致乳房肿块,伴疼痛;肝郁不舒,故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弦脉主肝病,细涩为脾虚痰瘀郁...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外科学;第二章 乳房疾病
  • 蒿芩清胆汤临床应用

    ...属湿热留注肝胆之经,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而致湿热互结、气滞血瘀,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厚朴10g、槟榔10g、薏苡仁15g、当归10g、益母草炭15g。水煎服,日1剂,并三七粉6g冲服。首进3剂,诸减轻,月经干净,大便调,睡眠好,舌...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电针下合穴为主治疗术后胃瘫1例报告

    ...部手术后,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中焦气机受阻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针刺胃腑下合穴足三里,大肠腑下合穴上巨虚,加之内关手厥阴之络穴,又为阴维交会穴,下膈络三焦,阴维主一身之里...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0期;病历报告
  • 中医症状诊断的意义探析

    ...、灼痛、冷痛、闷痛等,疼痛是喜按是拒按便可辨别病证气滞血瘀、寒热虚实的性质。为了全面认识病证,寻找掌握病证诊断的依据,中医学高度重视对各种状的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经验。如自觉手足心发热提示阴虚内...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现状

    ...本虚标实证。综上所述,本病在血瘀致病的基础上常兼有气滞、气虚、肾虚、寒凝、热郁、痰瘀互结等不同,中医学将本病常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热郁血瘀,痰瘀互结和肾虚血瘀等证型。从而对本病的病因病...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第九节青盲

    ...口苦胁痛,脉弦细数。[证候分析]郁怒伤肝,气机失调,气滞血瘀,脉道不利,玄府闭阻,神光不得发越,以致目视不明,眼底则见视神经萎缩之病变。肝气上逆,则头晕目胀。肝气失和,经脉不利,故胁痛脉弦。气郁化热则口...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眼科学;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 消癖萃取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08例的临床观察

    ...消癖萃取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216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分为2组各108例,治疗组予消癖萃取剂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状体征、治疗前后腺体厚度。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1年第7卷第2期
  • 痰症

    ...者。膈上有痰。又关脉洪者。痰随火动。关脉伏者。痰因气滞。若痰得涩脉者。卒难得开。必费调理。有病患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其脉沉细者。非风也。必有痰饮在上焦。痰似杂痰饮变生诸。形似种种杂病。不当为...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证治汇补;卷之二内因门;清;李用粹
  • 痈疽之脉

    ...短而难(微)似杪芒微甚。浮沉不别有间。肿疡为气实气滞。溃疡为血虚。为脉病相应。虚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肿疡宜内托。溃疡宜大补。实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虚...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外科大成;卷一总论部;清;祁坤
  • 青蛇毒

    ...郁证(superficialveinthrombuswithliverdepressionpattern)是指肝郁气滞,以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嗳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脉弦或弦涩为常见的青蛇毒证候。外治法:早期...

    词条中医学;中医外科学;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青蛇毒;中医常见病;常见病方药治疗;中医病证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