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认为,实现“内外相关的作用途径,是脏腑经络系统。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基础...能通达阳气,协调阴阳。取局部穴位及刺络拔罐,可疏通经络,调畅气血,通则不痛,从而收到较好疗效。另外,从其解剖结构来看,夹脊穴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因此,针刺夹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2期... 穴位注射是传统医学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采用穴位注射可使药物沿经络直达病所,加快了药物的吸收过程,减少了药物作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动物实验表明,穴位注射法给药,其潜伏期明显地较之...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4期;中西医结合...,“温以振奋阳气,化痰浊,祛阴邪;“通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温通相合,以“通为主,最终达到温通、宣散的目的。“温通针法与“热补针法,虽在操作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却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健康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的目的,选特定穴位,强调针感,通过强针感的刺激使经络疏通,行气活血,阻滞痛觉神经的传导,产生止痛作用。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骨折的消肿止痛和愈合有赖于肾精充养,肾精充养则骨折易愈合修复,肾精亏虚则...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偏颇,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经络为病邪所阻,局部失于营养而致,因此本虚为其主要病因。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腰骶、背部,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年第1卷第2期...鸣.腧穴学,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3.3李鼎.经络学,第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6.4王显本.国外经络问题的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2.5LuomaK,VehmasT,RiihimakiH,etal.Discheightandsignalintensityofthenucleuspulposusonmagne...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8期...环境平衡。督脉为诸阳之会,针刺大椎、百会能调节脑部经络气血运行,恢复脑部的正常功能。风池为治风要穴。现代研究认为针刺风池对脑血管有解痉扩张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51]。蒋戈利等采用三...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8期...经患者一系列的病因产生了一种综合的调整作用,它通过经络对神经系统、体液因素等进行良性的生理趋向的调节,改善整个机体的状态,从而达到镇痛目的。【参考文献】1王立英.电疗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齐鲁...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5期...腧穴注入一定的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穴位注射使药液在穴位保留一段时间刺激而起作用,故又称为“水针疗法”。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