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067)为宋代著名针灸学家,又名王惟德。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殿中省尚药奉御。他对古医书有关针灸的记载和针灸图详加考订,将历代医家对针灸穴位反复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于1026年(天圣四年)编成《铜人...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家;中医学家;针灸学...、医生。开封(今属河南)人。以医为业,擅长针灸。补翰林医学。仁宗患病,侍医数进药无效,希得荐而施针于“心下包络之间”,病旋愈。命为翰林医官,后为殿中省尚药奉御。撰有《神应针经要诀》一卷。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家;中医医生;宋代;人物百科...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
词条中医学;书籍...,目1卷。开宝六年(973)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校,并以《本草拾遗》等书相参,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新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
词条中医学;书籍...,目1卷。开宝六年(973)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校,并以《本草拾遗》等书相参,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新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
词条中医学;书籍...,目1卷。开宝六年(973)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校,并以《本草拾遗》等书相参,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新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
词条中医学;书籍拼音:yīxiàoláng医效郎古代医官名。属于医散官。始设于金代,此职是在宋代翰林医效一职之基础上发展而来。金代医效郎官阶为正九品,元代医效郎官阶为正八品。在金代该职隶属于太医院,元代隶属于医官提举司。
词条中医医官拼音:zhèngqí郑奇宋代医官。为翰林医官副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与王怀隐等共同编修《太平圣惠方》。
词条拼音:zhāngyǒng张泳南北朝时期后周医官。一作张泳,于显德(954-960年)撰《新集普济方》进献朝廷,后授翰林医官。
词条拼音:wúyuán吴源南宋时医生。字德培,号南薰老人,休宁(安徽歙县)人。世医出身,源绍承家业,尤擅长于痨瘵一证,人称为“神医”。尝参加朝庭考试名列前茅,入内府任职,官至翰林医官。后隐退。
词条人物百科;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