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需分清主次,以主要病变经脉的相应经穴治疗。采用捻转补泻法,进针得气后先补母穴,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用力捻转180°,然后快速退回,如此反复捻转9次;后泻子穴,食指向前,拇指向后用力捻转180°,快速退回,如此...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6期子午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即捻转补泻法。《席弘赋》:“左右捻针寻子午。”转针时,大指向前推为从子位到午位,大指退后为从午位到子位。《医学入门》对“子午”的注释:“从子至午,左行为补;从午至子,右行为泻...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Z...:lǎoyīnshù老阴数为九六数中老阴数法,以六为基数作为捻转、提插次数的标准,分少阴数(6×6=36)和老阴数(8×8=64)。九六数为针刺补泻手法之一。补法以九为基数作为捻转、提插次数的标准,分少阳数(7×7=49)和老阳数(...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刺法;针刺补泻...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快速进针法,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在留针30~40分钟内,各穴捻泻2~3次,每次捻泻0.5~1分钟,务必使太冲穴针感循经走达小腹为佳。每日或隔日针治一次,以治愈为止。取关元、气...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称为右转或内转。后世根据捻转提出补泻手法多种,参见捻转补泻条。左右转循法:循法为针刺辅助手法名。是催气速至的手法之一。《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是也。”此法多...
词条中医学;刺法;针灸学;刺法灸法学...深度要求在1寸左右。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以捻转手法为主,配穴均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用三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 主治:各种失眠症。 疗效:孙红共运用上法治疗150例,结果痊愈率为8...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失眠防治300问...双侧神门(本经子穴)或太白(子经子穴)针刺,每隔10rain用捻转泻法行针1次,30min后起针。孙国胜等用郄门穴配合额旁1线治疗心绞痛,取双侧郄门直刺1~1.2寸,针感达到胸部时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运针。取双侧额旁1线,与头...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条口穴直刺1.5寸,均用补法。以上施行的补泻手法均为捻转补泻法[2],即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结果 以上病例中,昏厥...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5期...要均匀一致,幅度一般以3~5min为宜,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捻转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等。袁宜勤等[6]对提插法和捻转法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规范操作,如进行提插操作时,小刺激量:提插幅度5mm,频率90...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8期...全身产生凉感,所以名为透天凉。它是由徐疾、提插(或捻转)、九六、开阖等单式补泻法中的泻法组合而成,首见于《金针赋》:“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至...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针刺方法;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