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条全文中 找到90条结果,用时0.266s
  • 阿魏

    ...弱,慢性气管炎。阿魏的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药。内服:入丸、散,0.9~1.5g。外用:适量,熬制药膏或研末入膏药内敷贴。不入汤剂。《中药大辞典》:内服:入丸、散,3~5分。外用:熬制药膏或研末入膏药...

    词条中药学;中药材;中药炮制学;中药饮片;净制;树脂类
  • 消风散

    ...上创面不洁、痂屑堆积,以致组织分解产物、细菌产物及外用药等被机体作为原吸收引起免疫反应,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药物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即药疹,该病与个体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关。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有:生素类...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疏散外风;疏散外风剂;治风剂;方剂学;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 丹皮酚软膏

    ...,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2~3次;防治感冒可涂鼻下上唇处,鼻炎涂鼻腔内。贮藏:密封。

    词条中成药;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小颠茄

    ...量: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使用注意:本品一般只作外用,不宜内服。化学成分:全株含龙葵碱。浆果含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刺茄碱。药理作用:龙葵碱能抑制豚鼠的过敏反应、升高正常大鼠血糖水平、降低糖耐量;静...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中毒;清热祛风;解毒;活血化瘀;麻醉性镇痛药
  • 毛茛

    ...风;风湿关节痛;目生翳膜;瘰疬;痈疮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患处或穴位,使局部发赤起泡时取去;或煎水洗。注意:本品有毒,一般不作内服。皮肤有破损及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中毒;截疟;消肿;平喘药;中药材
  • 辣根

    ...;胆囊炎;关节炎用法用量内服:适量,鲜汁拌蜜糖服。外用:适量,浸酒搽;或引赤、发泡。注意内服量不宜过大。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材;食疗;食材
  • 荚蒾

    ...、叶: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疔疮发热,风热感冒;外用过敏性皮炎。根:祛瘀消肿。用于淋巴结炎(丝虫病引起),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枝、叶:0.5~1两;外用适量,煎水温洗患处。根:0.5~1两,水煎或水酒各半煎...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材
  • 澄茄子

    ...痛;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1-2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注意:实热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材
  • 天茄子

    ...量: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使用注意:本品一般只作外用,不宜内服。化学成分:全株含龙葵碱。浆果含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刺茄碱。药理作用:龙葵碱能抑制豚鼠的过敏反应、升高正常大鼠血糖水平、降低糖耐量;静...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中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麻醉镇痛药;中药材
  • 鱼腥草

    ...量: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贮藏:干鱼腥草置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词条中药学;清热药;中药中毒;中药材;清热解毒药;食疗;食材;全草类;眼科常用中药;清热解毒药(眼科);清热药(眼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