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高血压的病因和病理学、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及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指出利尿剂的应用应按不同患者的特点而个体化小剂量使用。1高血压的病因和病理学1.1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病理学1.1.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控制血压的...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摘要】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左室射血...
参考资料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摘要】目的观察贝那普利(benazepril)和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片25mg/d,渐增至10mg/d...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1期【关键词】降压药;高血压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被确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高因素。在本地区基层存在着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现象就是所谓的“三高“、“三...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110例,依那普利10mg/d,吲哒帕胺2.5mg/d,每日清晨7时服药,如未达到降压目标,则依那普利增加至20mg/d,...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摘要】目的探讨洛汀新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高血压病伴LVH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3例);A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5.2±8.5)岁,高血压病病程(10.8...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目前全世界已经被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有半数未接受治疗,而在接受治疗者中,血压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仅占半数。我国则更低,高血压的控制率还不足...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3期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已逾3000万。据估计,至2010年,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将从1.23亿增至2.2亿[1]。糖尿病病情若未能很好控制,就会逐渐损伤肾脏,导致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由其导致的慢性肾功...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2期内分泌系统水的平衡方式 一、摄人的水与排泄的水 我们身体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食物与喝水摄取。每日大致上从食物中获得1.2升,喝水为1.1升。另外还要摄取300毫升的代谢水。代谢水可以认为是在物质合成时有失水反...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人体奥秘大约40年前,科学家从蛇毒中发现了一种能防止缓激肽降解的缓激肽强化因子,其中含5~13个氨基酸的肽类混合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使血压降低。经过一系列分子重构,合成了目前的口服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9期;药物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