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900条结果,用时0.433s
  • 清肝开窍祛风法对电点燃模型大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药物28天后进行电刺激诱发癫痫,2h后取海马区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Fos蛋白。结果免疫组化试验显示:大鼠电点燃癫痫模型大脑皮层、海马c-fos阳性细胞较正常组表达增强,密集分布,染色较深;而4个药物治疗组则表达明显...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2期
  • 热休克蛋白70单抗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RPMI-1640(华美生物公司)、小鼠抗人HSP70单克隆抗体、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TUNEL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2实验方法2.1细胞的培养及处理10%小牛血清、1%青霉素的RPˉMI1640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取出对数生长...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实验研究
  • 膳食诱导肥胖抵抗大鼠下丘脑NPYmRNA及蛋白的表达

    ...DIO-R大鼠模型,分别于2周、12周末处死,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2周末,DIO大鼠神经肽YmRNA和蛋白阳性面积分别为(0.5638±0.1005),(0.6109±0.1434)mm2,高于DIO-R(0.4115±0.0851)...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3期
  • ITP患儿T细胞凋亡率及其与血小板抗体相关性研究

    ...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SAP/P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纯度大于98%,锥虫蓝拒染法检测其活性大于95%。T细胞凋亡率的检测:取100μlT细胞悬液,加入AnnexinVFITC及PI悬液各5μl,混匀,室温避光约5min,加入缓冲...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 兔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与TIMP-1表达的特点

    ...凋亡和TIMP-1表达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对细胞凋亡和TIMP-1表达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模型建立  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0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3~3.3kg,SPF级,由山...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10年第25卷第6期
  • 寻找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之源——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研究获一系列重大进展

    ...疫因素和精神/神经因素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研究者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染色法,将IBS患者肠黏膜内的肥大细胞和神经纤维分别染成蓝色和红色,并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结果发现IBS患者肠黏膜内的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之间具有...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 结肠癌组织中RON和β-catenin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和β-catenin在71例结肠癌及1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酪氨酸激酶受体RON主要定位于结肠癌细胞胞浆,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6期
  • 膀胱癌中Livin的表达及其与突变型P53的关系

    ...采用34例膀胱癌石蜡标本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与突变型P53的表达。结果Livin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34例膀胱癌组织标本中有30例Livin阳性表达(P0.05);突变型P53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34...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第12卷第5期
  • p53与bcl-2基因产物在口腔黏膜白斑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

    ...白斑组织(OLK)以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口腔黏膜白斑(OLK)和2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p53与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p53在OLK及OS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4期
  • 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在失活和突变,从而引起相应蛋白表达异常。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PTEN基因编码的蛋白失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9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