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500条结果,用时0.343s
  • 灾区民众祛病保健食疗方推荐

    ...些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品在纠正脾虚、调理脾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医院,中医师依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派遣药...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
  • 半夏在方剂配伍中的作用

    ...配伍,可治阳明腑实之呕吐,如《伤寒论》大柴胡汤;与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恶阻之呕吐,如《备急千金要》半夏茯苓汤;而治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上逆之“气逆欲呕”,又可与竹叶、石膏、麦冬等相...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2期
  • 温胆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阻络证36例临床观察

    ...基础治疗外,均给予温胆汤加味治疗。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6g,竹茹12g,枳实12g,菖蒲10g,胆南星6g,远志10g,全瓜蒌10g,生大黄5g,每日1剂,每剂200ml,分2次温服,连服2周,2周后进行评分登记,做治疗前后比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8卷第7期
  • 苏玉明,彭艽,孙世晓: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和思路

    ...,散寒止痛。以黄芪建中汤化裁为代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木香,炮姜,白芍,甘草。吐酸加乌贼骨、益智仁以温中制酸;呕吐清水,涎多者,加吴茱萸、半夏、生姜以温中降逆;大便潜血阳性者加白及、仙鹤...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第四节消渴

    ...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玉泉丸中,以人参、黄芪、茯苓益气,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甘草等清热生津止渴。二冬汤中,重用人参益气生津,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清热生津止渴。二同中有异,前者益气...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 水病

    ...、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若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桔梗、连翘,以清咽散结解毒;若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清热利尿。若属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证名;中医内科学;水肿;鼓胀;中医常见病;常见病方药治疗;常见病针灸治疗;常见病饮食疗法;常见病艾灸疗法;常见病耳针疗法;常见病推拿疗法;疾病
  • 张介安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介绍

    ...吐泻、不思乳食的脾胃虚弱而兼气滞之证,中以人参、茯苓、白术补脾,加厚朴、木香、陈皮理气,补而不滞;用麦冬配半夏、藿香、甘草润燥相济,既治虚热,又降逆止呕,以令胃气降则和。参苓白术散伍藿香、木香、葛根...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卷第6期
  • 邢玉瑞:奇妙的数——关于《思考中医》的思考之四

    ...首,如麻黄汤、理中汤、四逆散、白头翁汤、吴茱萸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等,几乎涉及到所有六经病证,恐怕难以都用西金来加以解释。再如对小柴胡汤的解释,认为该用药7味,七为火数,这说明它用的是火的格局,...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机体缺水20%则可引发生命危险

    ...些剂的组成多是食疗药膳中常用的食品如陈皮、莲子、茯苓、党参、山药、桔梗、薏苡仁等,这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兼用之品在纠正脾虚、调理脾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医院,中医师依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派遣药...

    健康健康生活;养生保健;药膳食疗;饮食与健康
  • 蛔虫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探讨

    ...3~5g(后下),芒硝3~5g(冲),枳实、厚朴5~10g,砂仁5g,茯苓5g,体弱气虚加黄芪、党参8~10g。二期:乌梅汤加味:乌梅10g,黄连4~5g,蜀椒2g,黄柏3g,槟榔3g,木香5g,川楝5g,吴萸5g,参须3g,当归4.5g,桂子4.5g,附子3g,干姜4....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1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