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500条结果,用时0.566s
  • 血清脂蛋白(a)参考值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色法。HDL—C用磷钨酸镁沉淀法,使用OmmilabBs—3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并每日做好质控等。试剂由中生公司提供。1.3统计学方法数据用ˉ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
  • 甲亢合并黄疸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pmol/L,STSH0.3~5.0uIU/ml。  1.2.2肝功能检测用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正常参考值为ALT(谷丙转氨酶):0~40U/L,AST(谷草转氨酶):0~40U/L,TBIL(总胆红素):1.81~20.1μmol/L,DBIL(直接胆红素):0~6μmol/L,TP(总蛋白):...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 糖尿疾病患者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物技术公司。PLT检测采法国贺尔特公司ABX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所检测对象均应在抽血前7d停用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药物。清晨准确抽取静脉血两份,一份用109mmol/L枸橼钠(1∶9)抗凝,2h完成血浆分离;另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 肝康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试剂盒为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产品。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脂肪肝轻、中、重程度根据B超图像表现判定[3]。  1.3治疗方法符合NAFL诊断标准入选病例92...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论著
  •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尿素、肌酐水平与预后关系

    ...。血糖、尿素、肌酐均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AU6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细胞采用日本SysmexS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1.3统计学方法测定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二组患者入院时血糖、...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6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研究

    ...48h内,标本不溶血。应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由BECKMAN公司提供。并对31例TBA升高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5~7天进行TBA复查,动态观察TBA变化情况。  1.2.2检测正常值血清总胆汁酸(TBA)10μmo...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司GlyPro试剂,FBG采用上海科华试剂,设备采用OLYMPUS-AU400生化分析仪。糖尿病肾病分为Ⅰ期肾小球超滤期、Ⅱ期寂静期、Ⅲ期微量蛋白尿期、Ⅳ期临床蛋白尿期、Ⅴ期尿毒症期。  1.3统计学方法GSP、FBG值用(ˉx±s)表示,组间...

    参考资料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与血清HBVDNA含量关系

    ...引物扩增:按上述条件循环。每3个循环用AG9600AmpliSensorDNA分析仪测定一次信号引物能量转移情况。依据纯化HBVDNA建立标准曲线,通过计算机采用ASAP专用软件自动分析,直接读取HBVDNA初始模板数。  1.3 统计分析 假设检...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 地黄饮子对犬心肌缺血模型CRP、SOD、MDA的影响

    ...产。酶标仪,CoulterImmage7型,美国Backman公司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2700型,日本奥林巴司公司生产。1.4模型制备家犬用3%戊巴比妥钠i.v麻醉,气管插管接人工呼吸机,股动脉插管测定血压。上腹部正中切口分离十二指肠...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论著
  • 高血压病并发ACS患者血浆BNP和NO检测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80.2±15.1)μmol/L。仪器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1.4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比较t检验,计数...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6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