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400条结果,用时0.462s
  • 略谈肝主疏泄的整体调节功能

    ...”并用小柴胡加当归、赤芍、丹皮、桃仁等,治疗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周身上下疼痛。由此足以说明肝主疏泄对人体血液的重要枢调作用。故对于血病的辨治,尤当重视调畅肝气。  1.3对水、津代谢的影响气可行水摄津,水液...

    参考资料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 重用威灵仙治呃逆

    ...色在于威灵仙一药的使用。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克。《药品化义》言:“灵仙,其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可见,究其功用的实质在于走窜之性。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融古今理论创学术新意——追忆一代宗师刘仕昌教授

    ...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咽喉首当其冲。另外,咽喉是全身经络直接经过,或间接关联的重要部位,与五脏六腑之气相通,且可被直接观察到。故辨咽喉可辨邪之深浅、邪之性质、津气之存亡及指导治疗。此外,刘老亦重视引进现...

    健康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 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

    ...次中的稳态结构的基础。机体的协调和平衡是建立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物质之上的,机体组织的健全程度、物质代谢水平和功能运转状况的高下等,是决定稳态结构的正常与破坏的条件,在临床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稳定和...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与中医药治疗初探

    ...连不去,致肝失条达之性,肝郁气滞,由气滞而致血瘀,经络阻塞,血不养肝,形成肝纤维化,正如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说:“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临证指南医案》)。《医宗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0年第6卷第5期
  • 老中医的苦恼:学生都改行卖药

    ...增生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蔡德亨还曾参与“经络实质研究”、“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等多项重大国际攻关课题。“现在的中医太廉价了,学中医的学生毕业后不愿做中医,都改行卖药了。中医院没有好医...

    医药产业医药经济;中医药行业
  • 对任督二脉·真气·小周天的认识

    ...表明,脉泛指各种具有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具体结构。  经络是经脉络脉的简称  当生命个体还是一个受精卵时,只需细胞内在的联系就能保持其整体统一性。当由一个细胞逐渐分裂生成各种脏腑组织时,生命体内在的完整统...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基础
  • 李盈等:五行学说与五脏相关说考议

    ...参,综合判断,原有五行学说并未给我们指明方向。再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则有其五行归属,而一经中又有按五行划分的五输穴,如何很好地解释五行属性不同的各经中每个不同五行属性的穴位其功效、主治,恐怕原有五行学...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周期疗法

    ...行气,散瘀止痛;威灵仙温通经脉,辛散能走,通达十二经络,能引领诸药直达病所;香茶菜、山海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紫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古人云:“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7期;中医中药
  • “命门学说”对中医抗衰养生理论的影响

    ...之说将命门的作用提升到“十二经之主”的地位,各脏腑经络的运行皆有赖命门之火的推动。进一步突出命门为生命主宰的崇高地位,其作用远大于肾。  2.4元气的根本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孙一奎根据《难经·八难》中“肾...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