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2000条结果,用时0.19s
  • 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及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测定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以及30例正常者(对照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比较各组CRP水平。根据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分组观察其心脏...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9期
  • 四军医大西京医院研究证明:血清IL-18是重要的冠心病预测因子

    ...12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IL-18,以免疫比浊法检测其hs-CRP,然后对各组的IL-18和hs-CRP水平...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科教新闻
  • 大剂量舒血宁注射剂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附16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剂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82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10mg、门冬酸钾镁20ml静滴每日1次,硝苯地平5mg口服每日2次,倍他乐克1...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 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冠心病的关系

    ...亚临床的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的稳定型心绞痛常常紧随着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后发展成心梗(MI),导致心肌坏死。最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单纯是脂类沉积的过程,系统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均起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 肝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床用途。现简述如下。1治疗作用1.1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为观察阿司匹林加肝素和单独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生心肌梗死(MI)和死亡的危险性[1],病人被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加肝素组和单独...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药物与临床
  • 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  结果(1)基础血清LP(a)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2)在LP(a)升高组和正常组,在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PTCA和支架所用的球囊、支架长短、大小、最大扩张压力及...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关系。方法通过对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150例健康对照组的IMA的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比对照组IMA值明显升高,AMI组与UAP组I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期
  • MCP-1和IL-18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意义

    ...interleukin-18(IL-18)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炎症和免疫几乎贯穿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的全过程。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冠...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论著
  • 梗死后心绞痛的诊断治疗

    ...该病的重要因素。  1.2冠脉血栓形成冠脉血栓的形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AMI的发病密切相关,AMI后其血栓的继续发展,或血栓脱落所导致的心肌内动脉栓塞,是导致PIA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急性心梗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脉多支病变致顽固性心绞痛30例

    ...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脉多支病变致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56~81岁。心电图多导联呈缺血型ST-T改变,均有劳累性、静息性、卧位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6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