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271s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PL抗体有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栓形成、习惯流产、血小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等。APS是系统红斑狼疮(SLE)病人中常见的临床表现。疾病名称: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英文名称:antiphospholipidsyndrome别名: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分...

    词条风湿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肤科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有关免疫性疾病;疾病
  • 紧跟前沿成果贴近临床需求——二○○六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研讨会举办

    ...报告中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对于冠心病患者,只要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例如,与安慰剂组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组的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降低了46%;在治疗非ST段抬高急冠脉综合征(NSTE...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学术活动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血栓血小减少紫癜(TTP)是一种血栓微血管病,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较差,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输注血浆或血浆置换、脾切除及抗凝等辅助治疗。我科曾遇到TTP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

    参考资料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 幼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凹陷水肿。化验检查WBC18.92×109/L,RBC2.41×109/L,Hb80g/L,血小板32×109/L,血涂片中可见较多红细胞碎片,尿蛋白+++,尿潜血++,骨髓象示:原始巨核细胞6个,幼稚巨核细胞82个,血小板成簇者罕见,呈病态造血,并伴有溶血贫...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6期
  • 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型手术和组织损伤是造成高凝状态最常见的原因。手术后血小板粘附增加,凝血因子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增加,组织损伤引起凝血因子的激活,循环中纤溶抑制因子增加等均可造成血液凝固增高。手术期间血小板受到凝血酶、...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5期;临床护理
  • 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血栓形成。  2.2静脉内膜损伤  当血管内膜受损后,血小板便黏附其上,发生聚集,并释放生物活物质,进一步加重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另外,在围术期,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血管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1年第12卷第1期
  • 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及治疗进展

    ...致残和死亡的原因。本文综述NS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功能、血液粘滞度等方面的改变,以及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最后讨论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及其治疗。  Rayer于1840年报导了NS并发静脉血栓。自从那时以来,国外...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血管病学
  • 血栓性疾病

    ...循环血栓形成常见的有DIC、溶血尿毒症综合征、血栓血小减少紫癜等。疾病病因:血栓形成的病因较多,绝大多数病例是由复合因素引起,其中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被激活,凝血机制亢进,抗凝血功能减退,血流状态的...

    词条疾病;血液科
  • DIC

    ...物等,有直接激活因子Ⅻ作用。③近年研究表明,活化的血小板在高相对分子质量激肽原及激肽释放酶存在的条件下,具有直接激活因子Ⅻ及Ⅺ作用。④血浆中游离饱和脂肪酸、某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医疗操作中的器械内表面等...

    词条疾病;骨科;四肢损伤;骨与关节创伤的并发症
  • 消耗性凝血病

    ...物等,有直接激活因子Ⅻ作用。③近年研究表明,活化的血小板在高相对分子质量激肽原及激肽释放酶存在的条件下,具有直接激活因子Ⅻ及Ⅺ作用。④血浆中游离饱和脂肪酸、某些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医疗操作中的器械内表面等...

    词条疾病;骨科;四肢损伤;骨与关节创伤的并发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