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629条结果,用时0.12s
  • 邓丰承,杨钦河: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

    脾胃学说源于《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李东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述《脾胃论》,他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代医家周慎斋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历代医家对于脾胃的重视...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邓丰承,杨钦河: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

    (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脾胃学说源于《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李东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著述《脾胃论》,他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代医家周慎斋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脾胃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书据明·梅南书屋刊《东垣十书》整理。全书3卷。卷上以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等论述脾胃学说的主要观点。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治疗。卷下论述脾胃与天地阴阳、长降浮沉的密切关系,并结合病症提出治疗方法。全书...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杨惠民教授治疗老年脾胃病的经验

    ...其他内科杂症具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确切,其在治疗脾胃系疾病时,重视调理气机的作用,提出以理气健脾和胃法治疗老年人脾胃系疾病,临床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其治疗老年人脾胃病的经验予以总结,以飨同道。1...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试探钱乙首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摘要】钱乙在治疗小儿疾病时,每每重视脾胃的调理。遣方用药时顾护脾胃生生之气,以防药物伤胃碍脾;用甘平微温之品以补脾益气,清热生津;保护胃气,畅达气机,重视脾胃运化功能;他脏之疾也从调治脾胃的角度来治...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 脾胃病症用药琐谈

    脾胃病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脾胃病症用药也有其特点,用之得当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就脾胃病症用药提出补脾胃以甜为主、泻以苦为先、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选药、从辨证与辨病关系上用药等看法。  1以脾胃经药的性...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0期;中医中药
  • 升陷亦须重脾胃

    ...大气下陷证,亦多误认为中气下陷,故方中用白术以健补脾胃……”吗?升陷汤的由来“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语出《灵枢·五色篇》。张锡纯作解为:“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之脏腑,非下陷乎?大气既下陷,...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脾胃学术思想浅析

    ...实出发,注意柔润清养、运补兼施、攻不伤正、注重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贯穿始终。该书集中体现了钱乙在中医儿科医学上的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兹将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如下。  1脏腑柔弱实脾调中为法  小儿不是成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 马骏学术经验举要

    ...在内、妇、儿科疾病诊治中驾轻就熟,疗效斐然,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治中更是独具匠心、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随马师学习三年,现将其治学经验、学术思想概述如下。治学经验1博览群书,精研经典马师7岁问儒,白幼好学,诸...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老年脾胃不和的中医辨证治疗

    【摘要】老年脾胃不和的发病特点为:口苦干,苔薄黄腻、乏力、腹痛(多为虚痛),便不成形。以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为法,再加强饮食调理,合理运动,心理护理,科学保健。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分析讨论,疗效明显,治愈...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6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