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6条结果,用时0.125s
  • 第五节内伤发热

    ...种,对发热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医林改错》及《血证论》二书对瘀血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畴。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 肛门坠胀辨治八法

    ...气之开阂。若上述脏腑有病,均可引发肛门病变。正如《血证论》中论述:“魂门之病,有由中气下陷,湿热下注者;有由肺经遗热,传于大肠者;有由肾经阴虚,不能润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漏魄门者,乃大肠之滞与各脏腑...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2期
  • 鼓胀

    ...,“凡有症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唐容川《血证论》认为“血臌的发病与接触河中疫水,感染“水毒有关。各家针对不同病理因素提出其分类有气、血、水、虫多端。治则:明·李梃提出本病的治疗法则。...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 2005年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肺胀。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考研;考研指导
  • 第一节头痛

    ...;重痛多为痰湿;冷感而刺痛,为寒厥;刺痛固定,常为瘀血;痛而胀者,多为阳亢;隐痛绵绵或空痛者,多精血亏虚;痛而昏晕者,多气血不足。3.辨疼痛部位辨疼痛部位有助于分析病因及脏腑经络。一般气血、肝肾阴虚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 朱良春临床经验

    ...川楝子续服3剂,诸证全除,再嘱续服“消症复肝丸。喜用《血证论》中之“滑氏补肝散”(炒枣仁10g,熟地12g,白术、当归、山茱萸、怀山药各10g,川芎、木瓜、独活各3g,五味子2g)加减化裁,治疗慢肝久病,胁肋隐痛或胀、伴有头晕目眩、...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