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00条结果,用时0.069s
  • 正体

    拼音:zhèngtǐ英文:part正体为整复之意,即整治人体骨折、损伤。系人体因骨折、脱臼发生变形通过手法、手术恢复正常体态之谓。出《正体类要》上卷。明、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法;中医治法
  • 四斤丸

    ...浸药酒少和不尽,更添酒炼之。愈后常令服,永不发。《正体类要》卷下方之四斤丸:组成: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制备方...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强筋壮骨;补损扶虚;祛湿剂;方剂学
  • 薛己

    ...》、《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口齿类要》、《痘疹方论》及《薛氏医案》。其增补辑注他人之医著亦不少,如《名医杂著注》、《校注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校注妇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X
  • 序世恒言∶医有十三科。科自专门,各守师说,少能相通者,其大较然也。然诸科方论,作者相继,纂辑不遗,而正体科独无其书。岂非接复之功,妙在手法;而按揣之劳,率鄙为粗工,而莫之讲欤?昔我毅皇帝因马逸伤,诸尚...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正体类要;序;明;薛己
  • 肝火出血

    上卷坠跌金伤治验(三条)俞进士折腿,骨已接,三月尚发热,出汗不止。正体医治不应,左关脉洪数,此肝火炽甚,血得热而妄行也。遂投小柴胡汤加山栀、芍药、生地、防风,血止热退。又用八珍、五味、麦门治之,疮口即...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正体类要;上卷坠跌金伤治验;明;薛己
  • 白丸子

    ...有块,上冲欲吐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正体类要》卷下方之白丸子:组成:半夏7两(生用),南星2两(生用),川乌(去皮脐,生用)5钱。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方剂;方剂学
  • 十味参苏饮

    ...nsuPotionofTenIngredient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十味参苏饮出自《正体类要》卷下。组成为人参、紫苏、半夏、茯苓、陈皮、桔梗、前胡、葛根、枳壳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加生姜,水煎服。治气逆血蕴上焦,发热气促,或咯血衄血,或...

    词条中医学;方剂
  • 骨骱接而复脱

    ...gǔjièjiēérfùtuō骨骱接而复脱病名。即习惯性脱臼。见《正体类要》上卷。常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筋肉松弛引起;或因外伤性脱臼治疗不当,关节结构破坏所致。常由于旋转不慎或扭、拉等动作而造成重复脱臼。证见局部疼...

    词条中医病名
  • 归承汤

    拼音:guīchéngtāng处方:桃仁承气汤(大黄更量虚实)加当归。功能主治: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正体类要》卷下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骨骱接而复脱

    骨骱接而复脱  病名。即习惯性脱臼。见《正体类要》上卷。常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筋肉松弛引起;或因外伤性脱臼治疗不当,关节结构破坏所致。常由于旋转不慎或扭、拉等动作而造成重复脱臼。证见局部疼痛、畸形、...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G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