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60条结果,用时0.173s
  • 周绍华临证用药特色撷菁

    ...芪30g,炒白术l0g,全当归12g,潞党参l2g,云茯苓30g,酒熟地黄20g,缩砂仁(后下)5g,炒枣仁30g,炒远志l0g,浮小麦30g,炙甘草l2g,大红枣6枚,北柴胡10g,广郁金l0g,合欢皮30g。服上方l4剂,诸症皆有好转,守方加琥珀粉分冲1.5g,...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第八章 中药和方剂--第一节 方药概论

    ...气而兼有两种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温;当归甘辛温;生地黄甘苦寒等。这种情况说明了药物之性味是复杂,也体现了药物作用多面性。五味相兼亦应根据某一药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长于调营卫、发散风寒,...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常用中草药野外识别与应用

    ...参 金银花 连翘 野菊花 鱼腥草 射干 白头翁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紫草 白薇泻下药 大黄 火麻仁 京大戟 芫花 商陆 牵牛子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药学
  • 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其作用有时完全相反,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注意。如生地黄味苦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经蒸晒制后称为熟地黄,变为味甘性微温,重在养血滋阴。天南星味苦,性辛温,功能为燥湿化痰,驱风止痉,经胆汁制后胆南星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年第9卷第5期
  • 十二 镇潜、熄风药和方剂

    ...以镇惊。  (二)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组成:生地黄120克、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各30克、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各15克。  用法:为末。炼密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桑椹

    ...目暗、能近怯远、能远怯近等。可与枸杞子、楮实子、熟地黄等伍用。(2)用于消渴所致目内出血,日久不散,或反复发作者。可与麦冬、石斛、楮实子等共用。桑椹用法用量:煎服,9~15g。桑椹化学成分:桑椹含芸香苷...

    词条中药学;中药材;补虚药;补阴药;食疗;食材;果实种子类;眼科常用中药;补益药;补血药(眼科)
  • 珍珠母

    ...、钩藤等配伍;用于肝虚目昏,视物昏花,常与白芍、熟地黄等配伍。(2)本品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退翳之功与石决明近似,常为石决明代用品。珍珠母化学成分:未经煅、煮或水飞珍珠层粉含有多种氨基酸,含量约占...

    词条中药学;中药材;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药;动物类;眼科常用中药;平肝熄风药;平肝熄风药(眼科)
  • 中药炮制学

    ...;生甘草性凉,清热解毒,蜜炙后性温,能补中益气;生地黄性寒,清热凉血,熟地黄性温,滋阴补血;何首乌生用。  4.药性峻烈药物经炮制可缓药性  如麻黄生用辛散解表发汗作用较强,蜜制后辛散作用缓,发...

    参考资料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采收与初加工
  • 八 祛湿药和方剂

    ...草。  别名:过路黄、路边黄、大金钱草、对座草、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连钱草、寸骨七。  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利水通淋,清热除湿,利胆排石。  主治与应用:  (1)利...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竹叶

    ...叶二钱,木通一钱,生甘草八分,车前子(炒)三钱,生地黄六钱,水煎服。(《医力简义》导赤散)⑧治产后血气暴虚,汗出:淡竹叶,煎汤三合,微温服之,须臾再服。(《经效产宝》)⑨治头疮乍发乍差,赤焮疼痛:竹叶...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材;清热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