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300条结果,用时0.161s
  • 肺癌与血栓栓塞性疾病

    ...1]。近年研究也日益增多,包括发病机制围绕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纤溶系统等,临床检测血栓血清分子标志物及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等,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1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  肿...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 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

    ...床意义:(1)升高: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管性假血友病、脑梗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升高)、DIC、深部静脉血栓栓塞、糖尿病、癫痫、偏头痛、口服避孕药。(2)降低:无巨...

    词条化验及医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
  •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急诊--第39章 严重急性贫血

    ... 严重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脑、心血管的基本情况,贫血发生的速度及有无并发症有关系。  病人来急诊时,首先应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估计失血量。此时Hb、RBC或HCT不一定能反映实际的失血量,因为在...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急诊医学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临床病状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分类ST段抬高的ACS通常发生于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所致的完全性冠脉闭塞的情况下非S...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心血管相关
  •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血栓与止血方面的应用

    【摘要】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液循环中于血管或心脏内膜表面形成的血液凝块或沉积物,导致循环障碍。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编码外源编码序列插入改建噬菌体载体的外壳蛋白基因中,以融合形式共同表达与噬菌体表面的一种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第10卷第5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度烧伤后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常称为Curling溃疡;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脑肿瘤所致的溃疡称之为Curling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左右。(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引起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尤其是十二指肠...

    词条疾病;消化内科
  • 血浆置换

    ...球蛋白血症、高粘滞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血栓性微血管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性综合(TTP/HUS)]、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重度血型不合的妊娠、自身免疫性血友病甲等。5、肾脏疾病抗肾小...

    词条输血医学;临床输血;治疗性单采
  • 培达

    ...栓作用。西洛他唑注入动脉后可使血流量增加,但对末端血管的作用较弱。西洛他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素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不影响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西洛...

    词条
  • 西斯台唑

    ...栓作用。西洛他唑注入动脉后可使血流量增加,但对末端血管的作用较弱。西洛他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素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不影响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西洛...

    词条
  • OPC-13013

    ...栓作用。西洛他唑注入动脉后可使血流量增加,但对末端血管的作用较弱。西洛他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及平滑肌上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扩张血管、抑制血栓素A2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不影响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西洛...

    词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