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400条结果,用时0.285s
  • 第一节心悸

    ...能助心以主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致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都可引发心悸。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三章 心脑病证
  • 慢性胃炎从“脏腑”论治

    ...正气,由实转虚,或阳虚、或阴虚,或转为虚劳之证;或气滞血瘀,瘀久生痰,瘕内生;或血热妄行,或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便血、吐血等都是胃痛的常见转归。因此临床时应谨遵辨证论治的原则,通常达变。慢性胃炎从...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5期;中医中药
  • 痛经辨证治验举隅

    ...益母草活血化瘀。待气血畅通,痛经自愈。 脾虚湿盛,气滞血瘀 患者,22岁。2008年3月2日初诊。病史:痛经4年。经前泄泻,小腹胀痛有下坠感,喜按,按久则不适。月经量尚可,色黯红,夹较多白带,黏稠,气味较重。经来...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考试大纲

    ...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

    参考资料医学教育;考研;考研指导
  • 李振华辨治痛经医案

    ...痛”。因此,临证之时,辨证尤须明察气血为要。邪实而见气滞血瘀,当须细究其气滞血瘀之所偏盛,胀满为剧者,当偏于气滞;疼痛为甚者,当偏于血瘀。正虚而见气血亏虚,尤须详审气血亏虚之微甚,经行腹痛而兼见体倦神疲、心悸头...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戴春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与方法

    ...者即便出现阴亏、血虚或阳虚表现,亦应注重同时存在“气虚”之变。二、根据病因病理特点拟定治疗大法  从上述西医的病因病理变化分析CP的病变特点,可归纳为中医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大法为:(1)“热毒、瘀血、气虚”...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 近年来中医外治慢性鼻一鼻窦炎概况

    ...瘀证主要原则为活血化瘀,但血瘀证本身为复合型病症,气虚血虚气滞、寒凝、痰浊、热毒等都可导致血瘀证的产生。根据2011年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血瘀证可分为气虚血瘀证、血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逍遥散与女性疾病

    ...,用本方加郁金、陈皮、枳壳、王不留行、乳香、没药。气虚血瘀型,用本方去柴胡、薄荷,加党参、黄芪、淫羊藿、丹参、皂刺。痰气郁结型,用本方去柴胡、薄荷、加陈皮、法半夏、制南星、白芥子、僵蚕等。妇科痛证对于...

    健康求医问药;疾病专题;常见病;妇科常见病;乳腺增生;治疗
  • 虚劳

    ...原因所致的虚损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阳亦渐衰,血虚者,阴亦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虚劳的类证鉴...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名;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
  • 虚劳病

    ...原因所致的虚损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阳亦渐衰,血虚者,阴亦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虚劳的类证鉴...

    词条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病名;中医诊断学;疾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