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071s
  • 阳池

    ...于腕背尺骨下端桡侧,掌背横纹上1寸许的凹陷处。见《小儿按摩经》。用掐法或揉法,有降逆、清脑、止头痛等。②位于前臂背侧,离掌根三寸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在掌根三寸是。治风痰,头痛。...

    词条中医学;经穴;推拿穴位名;针灸学;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原穴;腧穴学;特定穴;腕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
  • 第一节夜啼

    ...未复,入夜又啼。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见异常之物,或闻特异声响,而致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寐中惊惕,因惊而啼。总之,寒则痛而啼,热则...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儿科学;第八章 心肝病证
  • 板门

    ...灸。按摩用穴·板门:板门为按摩用穴。又作皈门。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手掌鱼际部,当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向后0.5寸处,与鱼际穴近。从板门向腕横纹推治吐;反之治泻。并治气促、气攻等症。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外奇穴;推拿穴位名
  • 一窝风

    一窝风  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腕背横纹中点,与中指直对。从穴处掐向中指尖,可治肚痛,急慢惊风。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Y
  • 外劳宫

    外劳宫  经外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落枕,五谷不消,腹痛泄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发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W
  • 保生歌

    卷一·赋歌论诀秘旨要得小儿安。常带饥与寒。肉多必滞气。生冷定成疳。胎前防辛热。乳后忌风参。保养常如法。灾病自无干。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科推拿秘书;卷一·赋歌论诀秘旨;清;骆如龙
  • 视初生

    卷一·赋歌论诀秘旨小儿初生。五官宜赤。耳目口鼻天庭。五官也。初生气血满足。其色纯赤。故曰赤子。若一门山根。二门印堂。三门发际。有白气多夭。坎上坎下有黑气。是气血不足。见于口唇上下。亦主夭。惟鼻梁上有骨...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科推拿秘书;卷一·赋歌论诀秘旨;清;骆如龙
  • 审音论

    卷一·赋歌论诀秘旨小儿声音。大而响亮者。乃五脏六腑充盈。儿必易长成人。如生来不曾大声啼哭。此必有一脏阴窍未通。神气未足。或声如啾唧咿唔之状。儿必不寿。故望之后。又必闻辨之。诗云。要知儿病生与死。总观...

    中医古籍中医古籍;幼科推拿秘书;卷一·赋歌论诀秘旨;清;骆如龙
  • 精灵、威灵

    拼音:jīnglíng、wēilíng精灵、威灵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手背,当四、五和二、三掌骨骨间隙后缘,腕背横纹与掌骨小头连线中点之凹陷处。前者名精灵,后者名威灵。主治猝死、痰喘气促、...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外奇穴
  • 靠山

    拼音:kàoshān靠山为经外奇穴名。属按摩用穴。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腕背横纹桡侧端。主治疟疾、痰壅等症。一般局部掐揉。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外奇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