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内容中 找到300条结果,用时0.264s
  • 朱丹溪瘀血证治思想初探

    ...于多虚多瘀的生理状态,气虚则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血虚病邪趁机侵入胞宫,经血排出不畅甚或闭阻不通,以及产后恶露排出不畅,均可停积于少腹,形成瘀血。如妇人经水“临行时,腰疼腹痛.乃是郁滞,有淤血1.2因...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当归在妇科月经病的应用

    ...肉桂、艾叶、吴茱萸、香附、续断)加减治之。若素体营血虚少,冲任血虚,血海亏缺而致后期,量少色淡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眠,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者。宜补血调经,用大补元煎(当归、人参、...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1期
  • 血中圣药数当归

    ...脾、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产后血虚腹痛、头晕目眩、寒凝气滞所致的胸闷腹痛、月经不调、四肢不温、食欲不振等。当归黄花汤:当归15克、黄花20克、瘦肉150克,加清水适量煮汤,食肉菜饮汤。当归养血补血,黄花补虚疗...

    健康药品天地;家庭药箱;辨药识药
  • 便秘的中医辨证

    ...,补而不滞,温而不燥,通而不泄,故每获其效。  5血虚便秘  多见于痔疮出血日久,产后、术后或从事脑力活动极少体力活动之气血亏虚,血行不畅,肠络瘀阻,肠失濡润,肠道干涩而成秘者。临床多伴面色淡白无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4期
  • 中医对腰腿痛的病因是怎样认识的?

    ...损伤阳气,阳气受伤,气脉不通,不通则痛;寒主收引,寒凝气滞,筋失所养,亦可见筋肉挛缩,湿性重着,其性粘腻,其伤人可引起腰部强硬、屈伸不利,痛似折断等。  《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腰椎肩盘突出症防治300问
  •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加减;血虚兼寒者治以养血温经止痛,方用温经汤加减。并注重理气止痛药川楝子、延胡索、香附的应用。王子渝教授也强调辨证论治,分型论治,气滞寒凝血瘀型用少腹逐瘀汤...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论文;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现状

    ...取关元、次、三阴交。湿热型(湿重于热)配下、阴陵泉;寒凝气滞型配肾俞、脾俞、足三里;气滞血瘀型配肝俞、血海、太冲;虚证用补法(烧山火),实证用泻法(透天凉),针后加灸20min。1次/d,lO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7.14...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经方叠用治疗心系疾病举隅

    ...过速。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肝胆气机失和,上扰心神,血虚寒凝经脉。治以调理肝胆气机、宁心安神、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当归10g,赤芍15g,桂枝10g,细辛3g,通草10g,柴胡159,党...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中医心病“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临证运用

    ...阳不振;标实也确立3个单元,即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心气虚损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结代。主症气短乏力,兼症神疲自汗,隐痛阵作,面色少华,动则加重。而心阴不足证,舌红苔净,脉细数或代促。主...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针灸治要赋——下篇

    ...伤食、气虚,消食益气必二间、足三里。  印堂溢血而血虚头痛止;  太冲平肝乃肝火头痛消。  头痛病因不明者,上窍辨位亦可攻。  前额疼痛,合谷、足三里通阳明则痛止;  侧头痛甚,外关、绝骨穴疏少阳而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