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0条结果,用时0.113s
  • 第十七节经行情志异常

    ...变时扰动心神或心神失养而致。常见的分型有心血不足、肝经郁热和痰火上扰。一、心血不足素性怯弱,思虑劳倦伤脾,脾虚化源不足,精血虚少,心失所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心血更感不足,心神失养,遂致情志异常。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妇科学;第八章 月经病
  • 周铭心教授和肝之法的运用

    ...止。  3.2按周教授称:“肝热宜清,血证宜和,清肝经郁热,和血分之乱,便是清和。妇女以血为本,血分安和则经调体健。虽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但周老师认为,妇女月经尤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肝为风木之脏,...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第10卷第3期
  • 第二节蛇串疮

    ...无疼痛,自觉灼热、瘙痒。[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肝经郁热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辨证分析: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外炎肌肤,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外科学;第六章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 彭建中:欲散血分之郁热必调气机之郁滞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的经验

    ...效果。赵师认为本病之血虚仅是表面现象,病之本质乃是肝经郁热灼伤营血,血伤则虚,血热则溢。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经郁热不得宣泄,则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等症;疏泄失职,三焦不畅,则舌苔黏腻垢厚;郁热伤血...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赵绍琴运用升降散治疗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等)

    ...效果。赵师认为本病之血虚仅是表面现象,病之本质乃是肝经郁热灼伤营血,血伤则虚,血热则溢。因肝主藏血,又主疏泄,肝经郁热不得宣泄,则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等症;疏泄失职,三焦不畅,则舌苔粘腻垢厚;郁热伤血...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经行口鼻干燥是怎样引起的?

    ...称为“经行口鼻干燥。”本病多与肺肾阴虚、气虚失运、肝经郁热灼津有关。  (1)肺肾阴虚:素常肺肾阴虚,经行阴津益亏,不能上濡口鼻而干燥。  (2)肺脾气虚:脾主运化,肺主输布津液。肺脾气虚,水谷精微输布不利,...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月经病防治280问
  • 痹证绝经期综合症的针刺疗法

    ...取背俞、任脉与督脉经穴,用补法。穴位:肾俞命门关元肝经郁热型本型因肝经郁热,影响冲任,而致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咽干口苦,胸胁胀闷,舌边红、苔黄,脉弦数。取足厥阴、...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针刺疗法
  • 咋用中药治疗漏乳

    ...为该病多由气虚或郁热引起,并将该病分为气虚血弱型和肝经郁热型两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漏乳患者可使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一、气虚血弱型漏乳:  该型漏乳多因女性产后脾胃气虚,对乳汁的约束调摄功能减弱所...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黄褐斑辨证体会

    ...肝主疏泄喜条达,肝郁气滞,气滞血淤,气血运行不畅,肝经郁热化火,与体内湿邪熏蒸于面而成;脾主运化,脾虚不能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日久必致气血两虚,肌肤不能濡养而成,肾主水,肾水不足不能制火,湿热内蕴,郁...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4期;中医中药
  • 小儿遗尿推拿治疗技术

    ...、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3)肝经郁热:补肾水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清小肠经300次;按弦走搓摩30次;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足膀胱经100次,推三阴交100次;推涌泉100次...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