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0条结果,用时0.12s
  • 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中药熏蒸组采用湿热痹方煎煮熏蒸全身,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药熏蒸组显效37例,有效率达97%,对照组有效率仅47%。结论中药熏蒸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明显优于对...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2期;临床护理
  • 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

    ...《金匮要略》论之详矣。丹溪曰:“疸不必分其五,同是湿热,如盦曲相似①”利水为先,解毒次之。茵陈去疸汤主之。凡疸病腹满脐突、手足心黄、寸口无脉,皆不治也。茵陈去疸汤茵陈去疸汤,(黄)芩(黄)连栀子苍(术...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医学传心录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06例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多见且易反复的病症,中医病机多见湿热下注或湿浊毒邪未尽,瘀积胞宫胞脉,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瘀滞日久经脉不通,则形成粘连或包块,故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中药熏蒸...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9期;中医中药
  •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呕恶欲吐或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热蕴脾证:湿热之邪,内蕴中焦,纳运失职所表现的证候。以脘腹胀满痞闷,不思饮食,恶心欲吐,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和寒湿内盛的症状为特征。  病因  寒湿困...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利湿通阳治自汗

    ...而汗黏、有汗气味,则非阳虚,乃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胶结熏蒸所致;背心冷痛,四肢不温,可见于阳虚,而胃阳阻遏,经输之气不通亦可出现背心冷痛。四肢不温兼有口苦,小便短黄,则非阳虚,显系湿郁气机而令阳气...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肝胆湿热证与胆郁痰扰证鉴别

    定义  肝胆湿热湿热之邪,内蕴肝胆,使肝胆疏泄失职,或横逆侮土,脾胃运化障碍,或湿热下注,或枢气不利所导致的胁肋胀痛,口苦,纳差,尿短赤等症状。  胆郁痰扰证因情志不遂,胆气郁滞,疏泄失职,生热化痰...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诊断
  •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阳黄的体会

    ...μmol/L,间接胆红素21.7μmol/L,直接胆红素110.3μmol/L。证属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肌肤,治以清利肝胆湿热。方药:茵陈9g,栀子3g,大黄1.5g,每日1剂,水煎服。3天黄疸明显消退,腹胀消,二便正常,继服3剂,黄疸完全消退。复...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6期;中医中药
  • 新生儿黄疸诊疗技术

    ...、目黄、小便黄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病因病机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阻滞,或瘀积发黄。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小儿产时、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郁结于里,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致皮肤面目发...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三黄汤保留灌肠配合药物熏蒸治疗肛窦炎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导致湿热内生、浊气下注肛肠、肛肠湿毒热结,引致肛管部位组织气血淤滞、经络阻塞而成。或因中气不足,湿热乘虚下注,郁久蕴酿而成。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肛门局部的解...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2期
  • 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3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135例患者分成5组,分别用5种中药方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4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