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138s
  • 大肠热

    大肠热  病证名。多因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外感热邪或肺移热于大肠所致。症见口燥唇焦,腹满疼痛,大便硬结或便溏腐臭,肛门肿痛,便血或痔疮出血,小便短赤,舌苔黄干,脉数有力。治宜肠凉血,用槐花散。作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D
  • 阎艳丽临证使用黄芩原则

    ...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  历代本草对黄芩均有论述。《神农本草经》曰:“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黄连为主药系列经方在糖尿病辨治中的运用

    ...垢腻郁热(《伤寒证治准绳》),为涤痰消浊之佳品,利大肠,又能疏肝泄热、润肠通便;既助黄连热泻火,又助半夏化痰开结,兼润便导下。《医宗金鉴》载:“黄连涤热,半夏导饮,瓜蒌润而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伤寒论》清法研究

    ...诸药。二是太阳与少阳合病,少阳郁火,内迫阳明,下趋大肠下利,症见大便粘秽,腹痛后重,肛门灼热,以黄芩汤热坚阴止利。三是厥阴热利,肝经湿热内蕴,热毒下迫大肠,症见里急后重,下利便脓血,尿赤,肛门灼热等...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3期
  • 腹诊法善辨隐证

    ...压痛体征,脐左大肠区压痛可判断出其兼证为肝胃不和,大肠热实。在主方补益的基础上当疏则疏,当下则下,做到了有的放矢。  4.2伤寒后咳喘气虚兼气郁患者,男,68岁,2005年2月1日诊,3年前诊为冠心病,近日感伤寒...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5年第1卷第2期
  • 便脓

    ...今胃为邪热浊气所攻踞,其和之津,尽化而为浊滞,下注于大肠,则为痢,停聚胃中,则拒不纳食,丹溪石莲汤,虽知火补胃,然石莲是莲米有黑壳者,今医用石莲子,不知何物,断不可用,即莲米性亦带涩,痢证宜滑以去着,涩乃所忌,且胃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血证论;卷四
  • 常克;小儿温病手足太阴传变辨证体系规律探讨

    ...恋定而渐成劳怯矣。”若兼痰火者加黛蛤散泻痰热;兼大肠热者加秦皮、生大黄泻腑热;阴虚肺热者加生地、知母、花粉、丹皮或改用加减泻白散。  (三)太阴痰湿证证候  温热病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焦肺卫后会传入...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中医热证的分型与治疗

    ...合欢皮、白及、生甘草、桔梗、薏苡仁、冬瓜子)。2.1.5大肠湿热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等引发。临床表现为腹痛,下利赤白黏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 泻火之剂

    ...。{薛新甫曰,湿热盛而牙痛者,承气汤,轻者胃散,大肠热而龈肿痛者,胃散,甚者调胃汤,六郁而痛者,越鞠丸,中气虚而痛者,补中益气汤,思虑伤脾而痛者,归脾汤,肾经虚热而痛者,六味丸,肾经虚寒而痛者,还...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医方集解
  • 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思考

    ...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影响其他脏腑,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可引起邪热下传肠腑的阳明腑实或肠热下利;肺与胃是母子关系,肺津的消耗必然会引起胃肠阴液耗伤;肺之病变又可传及心、肝、肾等重要的脏腑,从...

    参考资料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呼吸系统相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