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089s
  • 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

    定义  寒湿困脾证:寒湿之邪,困遏中焦,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脘腹胀闷痞满疼痛,食欲不振,呕恶欲吐或黄疸等脾胃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  湿热蕴脾证:湿热之邪,内蕴中焦,纳运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72例

    ...每高倍视野白细胞1~3个64例。2治疗方法2.1辨证分型2.1.1寒湿泻因风寒之邪客于脾胃,运化失常,寒湿内阻,气机不利。症见大便稀薄,色淡夹泡沫,气味稍臭,每日5~6次,肠鸣,伴鼻流清涕,咳嗽,咽痒,或恶风寒,舌淡,苔...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2期
  • 论分利法在治疗泄泻中的应用

    ...食减少,小便如常。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脉沉细。证属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并走肠间。法宜温化寒湿,健脾分利。方拟胃苓汤加减:苍术10g,厚朴10g,桂枝6g,猪、茯苓各10g泽泻10g,扁豆10g,炒白术10g,高良姜10g...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 浅述脾病的治法与方药

    ...法各别,方药亦殊。  贪凉饮冷,或过食生冷瓜果,致寒湿滞脾,其证临床常见腹胀腹痛,纳少便溏,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而胖,苔白腻,脉濡缓等。应温化寒湿。用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合平胃散(苍...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痢疾

    ...,风湿之争,民病下注赤白。分别论述了本病和热、风、寒湿的关系及腹痛、下痢赤白的临床特征。《难经》对本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首先指出了腹中切痛、里急后重、便脓血等症状为本病证候特点,并将本病的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 隔药灸脐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故临床上既有脾虚或脾肾两虚之“本虚”又有肝气瘀滞、寒湿蕴结之“标实”。  本疗法选取肚脐神阙穴为治疗要穴,神阙穴隶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内联...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中医中药
  • 第四节痢疾

    ...因素有湿、热(或寒)、毒、食等,湿热疫毒之邪为多,寒湿之邪较少。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关,这是因邪从口而人,经胃脾而滞于肠之故。故《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人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一章 外感病证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痢疾、“泄泻的最好说明。本病多由于感受暑热寒湿,或内伤饮食生冷,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下注大肠,湿浊蕴结,胃肠脏气不利,气血凝滞,血淤夹湿夹热伤及肠络出血,壅而为脓,黏湿不尽而利下粪冻;舌质...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2期
  • 李振华治疗湿热证临床经验

    ...。清热需用苦寒之品,过用则热祛寒生而伤脾气,可转为寒湿,加重病情,临床中因过用清热药物而失误者多见。祛湿当温阳利湿,佐以芳香淡渗,然不可过用温药以致助热而使病进。  3.湿热的证治,治偏热、偏湿用药严谨...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第三节泄泻

    ...姜疏风散寒、理气化湿,大腹皮、厚朴、陈皮、半夏温燥寒湿、调理气机,苍术、茯苓、甘草、大枣健脾和胃。大便稀,色淡青,泡沫多,加防风炭以祛风止泻;腹痛甚,里寒重,加木香、干姜以理气温中散寒止痛;夹有食滞者...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儿科学;第七章 脾胃病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