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用时0.057s
  • 浅谈《金匮要略》中的血痹

    ...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认为血痹病由汗出后风寒外侵所致,为“尊荣人宜患之疾,临床症状“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轻者“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 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35例疗效观察

    ...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痹候》云:“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由人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骨故也。《诸病源候论·风痹候》云:“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11卷第4期
  • 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三则

    ...胀明显减轻。  血痹证治见于《金匮要略》,其证“如风痹状”,以麻木为主症,但亦有疼痛酸困者,多由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腠理开,风寒外入所致。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和营,祛风通痹,但温经散寒之力较弱。本例虽...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内科医案〔下册〕——中华名医医案集成

    ...后迟发型神经综合征遗传性痉挛性脊髓麻痹帕金森病痹证风痹寒痹热痹湿痹痛痹痿痹血痹周痹风湿痰……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9146/9146852.shtml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中医
  • 痹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

    ...、西医风湿病痹病五、痹病的范围上篇 第一章行痹(风痹) 第二章痛痹(寒痹) 第三章着痹(湿痹) 第四章热痹 第五章燥痹 第六章皮痹 第七章肌痹 第八章脉痹(附:血痹) 第九章筋痹 第十章骨痹 第十一章...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书店;专家医话
  • 黄芪重剂应用探讨

    ...段:黄芪大量(5两)治疗水气、黄汗、浮肿,中量(3两)治疗风痹、身体不仁,小量(一两半)治疗虚劳不足。临床应用可据之适当变化。如治浮肿,量可达60~100克,治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克;用于上消化道溃疡,...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 如何学习《金匮要略》

    ...第十五篇“黄疸病脉证并治”,总的提出黄疸多为风痹瘀热所致,并有谷疸、酒疸,女劳疸不同的病证,治法虽以利小便为主,但亦当分辨里热、湿热、表虚、里虚、寒湿、燥证、半表半里证的不同而予以不同的治疗。第...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 虫鱼部

    ...七七味咸平,性微寒。能通经络,达腠理,除山岚瘴气疟疾,风痹强直疼痛,疗小儿五邪惊啼,妇人鬼魅悲泣,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除疮疥痔漏,通窍杀虫。佐补药行经,善发痘疮。或炮焦投入煎剂,或烧灰存性,酒服方寸匕。亦可用傅恶疮...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
  • 第四节痿病

    ...子和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指出:“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