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055s
  • 辛甘化阳

    拼音:xīngānhuàyáng辛甘化阳中药学术语。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如伤寒过汗导致心阳虚,症见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等,用桂枝甘草汤,方用桂枝...

    词条中药学
  • 消风百解散

    ...,可以解肌;陈皮、苍术、甘草,可以利气。《经》曰:辛甘发散为阳。夫六物皆辛甘,则皆解散矣。附注:百解散(《保婴撮要》卷十)。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百解发汗散。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性味

    ...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内经·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渗为阳”按药物之味,将它们归入阴阳两类以统辖之。即辛甘淡味药物属阳,酸苦咸味药物属阴。性味与药物功...

    词条中药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
  • 十味羌防散

    ...。加减:虚人,去枳壳,加当归身3钱。各家论述:经以辛甘发散为阳,仲景汗剂,必以温散。羌活气味辛甘苦,防风气味辛甘温,二味俱是辛甘之品,以达三阳之表;川芎气味辛温,治头痛主药;苍术气味甘苦温,崇土行其津...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桂枝加黄耆汤

    ...大枣。各家论述:①《医方考》: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营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黄耆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 甘辛无降

    ...、向上发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
  • 五苦六辛

    ...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但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

    词条中医学;中医治法
  • 阴胜则阳病

    ...不足的病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症状:临床表现除寒证外,还兼有阳虚温煦不足的症状,如畏寒肢冷、神疲倦卧等。

    词条中医学;中医病机;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阴阳学说;疾病
  • 气味阴阳

    ...阳;沉、降属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词条中医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
  • 冲和顺气汤

    ...、黄耆、甘草,甘温益正气以为佐;《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生姜辛热,大枣甘温,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以复其阳气,故以为使也。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词条中医学;方剂学;方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