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072s
  • 经络

    ...(大钟)----(飞扬)络脉││足三阴┤足少阴┤├足太阳├足三阳││经别---合---经别│││└经筋-------经筋┘││┌肝经---木---胆经┐│││络脉(蠡沟)----(光明)络脉││└足厥...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经络学;中医基础理论
  • 任脉

    ...元,历石门,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循神阙、水分,会足太阴于下脘,历建里,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上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

    词条中医学;经络学;针灸学;经络学;奇经八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十四经脉;腧穴学
  • 腧穴

    ...焦经23,手太阳小肠经19;足阳明胃经45,足少阳胆经44,足太阳膀胱经67;足太阴脾经21,足厥阴肝经14,足少阴肾经27。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下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腧穴学
  • 点穴疗法

    ...。2.背部循压法:本法是用拇指在患者的胸椎两侧,即足太阳经的第一侧线、第二侧线,向上而下,先右后左,上轻而下重的循压。这样就是抑制和诱导作用,对于呃逆、呕吐等上冲性症状,最为相宜,为一般内脏疾患的辅助...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书籍;中医治法;医疗技术名
  • 气功外气疗法

    ...、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三阳经)。它们在四肢分布的特点是:阴经在内侧面,阳经在外侧面,内侧和外侧各分三阴、三阳。大体是太阴、阳明在前,少阴、太阳在...

    词条医家;宋代;人物百科;医疗技术名
  • ...。膀胱的气化作用主要取决于肾气的盛衰。此外,膀胱属足太阳经,主一身之表,易遭外邪侵袭,亦常引起眼病,故不可不引起重视。眼与三焦的关系:三焦为孤府,主通行元气与运化水谷、疏通水道的功能,故上输人目之精气...

    词条中医学;人体器官名;耳穴名;生物学;针灸学;解剖学;腧穴学;中医眼科学;眼的解剖与生理
  • 太阴

    ...阴为经络名。见《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分手、足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有阴气旺盛的含义。太...

    词条中医学;经外奇穴;针灸学;经络学;推拿穴位名;小儿面部望诊部位;经穴别名;腧穴学
  • 灸治疗法

    ...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

    词条医疗技术名
  • 灸法

    ...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

    词条中医学;灸法;针灸学;刺法灸法学
  • 耳针疗法

    ...。《耳枢·经脉篇》中更具体地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分布: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后,出耳前;手太阳入耳中;手阳明的别络入耳中;手少阳联系耳后,出耳上角,分支入耳中。这样,手...

    词条中医学;针灸学;耳针疗法;书籍;医疗技术名;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治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