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40条结果,用时0.19s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首证一首方十首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金匮要略方论
  • “痰饮”在《金匮要略》中的诠释

    ...脉治。其余11处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第七》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二篇中。现将痰饮的名称、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文献归纳诠释如下,希冀对临床内伤杂病的辨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痰饮之名称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2期
  • 经方治疗冠心病

    ...桂枝汤加党参、黄芪善后,以巩固疗效。  体会:关于胸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当中记载: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标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金匮要略》胸痹证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评析

    ...略》为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书中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治一篇的原文中提出胸痹心痛短气三个病症,而实际上是论胸痹心痛二症,短气只是胸痹的一个兼症。胸痹是以胸膈间痞窒满闷、胸部疼痛为主...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第2卷第2期
  • 中西论谈“胸痹、心痛”新解

    【关键词】胸痹 心痛  “胸痹心痛是中医病名,源起于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提起“胸痹心痛,人们大多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与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 提高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和治疗

    胸痹心痛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威胁人之生命危症之一,胸痹心痛语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篇,痹者,闭也,此因心胸阳气不足,痰饮水湿阴寒之邪得乘阳位,正邪相互搏击,胸阳失展,邪闭心胸引起...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0期;中医中药
  • 谷万里史载祥:寒凝血瘀证心肌缺血的证治研究

    ...述、病因病机论述却早有记载。据其临床特征,归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此后《黄帝内经...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栝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治验

    ...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胸痹,属阳气闭郁型。治以行气解郁,通阳散结,投以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15g,薤白20g,半夏10g,每剂加高度白酒100g与水同煎分二次服。一剂后上述症状减轻,两剂后...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1期
  • 张德贵:冠心病通阳三法

    冠心病中医学称之为“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其病机历来认为是阳气虚或阳气不能通达所致。如《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这里的心痹,脉不通,当为阳气本虚或寒邪伤阳而致阳气不能通达、心脉...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健脾益气治疗胸痹心痛

    ...症消失。停药一年病未复发。  按:《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橘枳姜汤亦主之。说...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