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70条结果,用时0.371s
  • 汪达成主任医师论胃癌的中医治疗

    ...疗胃癌的临床经验总结为4个特点,这4个特点是扶正注重胃气,祛邪着重化痰,组方重视理气和辨证结合辨病,环绕这4个特点,阐述了汪老治疗胃癌的学术观点。本文还列举典型病案,以具体介绍汪老治疗胃癌处方用药的经验。...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 第五节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逆动膈,以气逆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内经》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如《素问·...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四章 脾胃肠病证
  • 于己百治疗呃逆心法二则

    ...  1 呃逆的病因病机  于己百教授认为,呃逆总由胃气逆所致。胃主受纳,其气以降为顺,正虚、邪实均可影响胃气不降。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如过食生冷或服用寒凉药物,寒气蕴蓄中焦,胃阳郁...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调和胃气”法治“胃不和则卧不安”验案

    ...”,此之谓也。”按该文主旨是论述阳明经气逆,致使胃气不得下行,导致“胃不和”,形成“卧不安”的病变机理。然而笔者从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凡以失眠为主的神经衰弱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多兼纳差、脘腹胀满...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验案
  • 醒脑通腑法治急性中风

    ...气不通。中医认为,“大小肠皆属于胃,腑气不通乃胃气虚弱、失于和降所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因此通腑复胃是中风病早期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西医治疗的大量介入,传统中...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

    ...例,伴肠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1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胃气滞型24例,脾胃虚寒型28例,胃热阴虚型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各为35例和5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1.2中医辨证分型...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9期;其他
  • 论中西医融洽是否更适合当代思维

    ...让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1)中医所讲的舌苔乃胃气、胃阴蒸于舌面生成,而在细胞学讲,舌苔乃细胞死亡造成的。(2)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诊法,并对应相应的脏腑:左手寸、关、尺代表着心、小肠;肺、...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 杨惠民教授治疗老年脾胃病的经验

    ...的病机认识1.1气机失调是基础脾胃居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相互为用,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生理相连,病理相关。《诸病源候论》说:“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纳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而在...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下)

    ...么意思呢?气就是冲气;冲气有二,一是肺气逆,二是胃气逆,所有这些都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胃气逆是胃的迷走神经兴奋,5-HT分泌过多,引起恶心、呕吐;肺气逆也是同样的道理,乙酰胆碱大量分泌会导致气...

    参考资料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 万远铁教授临证辑要

    ...,遂摘录一、二,以飧同道。1论治病之道:以人为本,以胃气为本万师常说:“病在人身之中,不离人体之外。凡治病或治病留人,或留人治病。”治病留人即针对急性病、实证而言,此时邪气虽盛,正气不衰,治则着重祛邪,邪...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4期;中医中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