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用时0.091s
  • 肛漏

    肛漏  病名。肛门部之漏管。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疮疡溃破久治不愈而形成。或因肛管直肠内壁感染治不得力而引起者。证见肛门周围有漏管之外口,用探针从外口入可以探知管道之走行方向,有否分枝及其形...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中医词典;字母G
  • 痔漏七十三附脏毒下血按

    ...者,宜调养脾胃,滋补阴精。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润燥除湿。肛门坠痛者,泻火导湿。下坠肿痛而痒者,祛风胜湿。小便涩滞肿痛者,清肝导湿。其成漏者,养元气,补阴精为主。大凡痔漏下血,服凉血药不应者,必因中气虚不能摄血,非补中...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
  • 《外科大成》肛肠病学术成就擷青

    ...理中医文献《外科大成》关于下部后及小儿常见的脱肛和肛门作痒等的学术价值。结果《外科大成》对肛肠疾病的描述和治疗客观、现实,病种较为全面,对现代中医诊治肛门疾病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结论重新学习《外科大成》...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10卷第2期
  • 治杂病

    ...痔,肛边肿痛,或生疮痒,时有脓血。又治肠风下血,及肛门脱出,并宜服之。瓜蒌二枚(烧存性)皮两个(碎,罐内烧存性)鸡冠花(,微炒)五两胡桃(取仁一十五个,不油者,入罐内烧存性)白矾(枯)、绿矾(枯)白附...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
  • 痘疮上

    ...温足冷,闷乱饮水者不治。吐泻不止,药食不停不化,直下及肛门如竹筒者不治。胃热发黄,身如橘色,下利者不治。痘初出即青晦焦黑者不治。密如蚕种,全不起发,平片花搭者不治。痘疮痒?,寒战不止者不治。旧有疮疡走漏气血,而敷...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
  • 《本草纲目·木部》

    ...、肾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敷涂痛处。(21)、肛门肿痛。用皂角(炒焦)、水粉(炒),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方:用皂角七片,煨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温...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金石部》

    ...。生铁:1、脱肛。用生铁二斤,水一斗,煮至五升,洗肛门,一天两次。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有效。2、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时,用慈石塞耳,但夜间须取去。3、小儿丹毒。把铁烧红,水淬过,饮此水一...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草部(下)》

    ...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莽草释名芒草、鼠莽。气味(叶)辛、温、有毒。主治1、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本草纲目
  • 《本草纲目·草部(中)》

    ...,现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银亦可。5、肛门肿痛。用生苎麻根捣烂,令病人坐药上。6、脱肛不收。用苎麻根捣烂,煎汤熏洗。7、背痈初起。用苎麻根熟捣敷上,一天换药几次,肿消即愈。8、丹毒。用苎麻根煮...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本草纲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