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0条结果,用时0.094s
  • 从张大曦医案体会痰湿眩晕辨治

    【关键词】眩晕;辨治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在中医临床中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很高。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本病多为肝阳上...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第10卷第1期
  • 中医的血虚证有哪些临床表现?

    ...眠多梦,神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目;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动;由于中医认为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五...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贫血防治333问
  • 严世芸杨爱东中医怎样辩证心悸

    ...,舌红少津,脉细数;心血不足心悸除上述症状外,兼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3.惊恐扰神心悸:此证主要由于突然惊恐,“惊则气乱”以致心神不能自主,坐卧不安而生心悸;5L“恐则气下”即所谓恐伤肾,精...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发病机制探讨

    ...型颈椎病中医发病机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视力异常、平衡障碍等征象。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此有较多研究,但仍不明确。中医将其纳入“眩晕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水平

    ...痛、头晕为临床表现,所以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时期已经认识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奠定了“头痛、“眩晕的辨证基础,后世朱丹溪“无痰不作眩及张景岳“无虚不作眩的认...

    参考资料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 十一 补益药和方剂

    ...,补精益髓。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以本品与当归、川芎、白芍同用,为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  2.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本...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学基础
  • 于作盈教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出现晕厥、心源性猝死。在中医学属于“心悸、“眩晕、“胸痹、“厥证等范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心藏脉论》日“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定心汤主之。明.虞抟《...

    参考资料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 心系病证

    ...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1.《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学文档库;中医幻灯库
  • 第一节头痛

    ...诊断。【鉴别诊断】1.类中风类小风病多见于45岁以上,眩晕反复发作,头痛突然加重时,常兼半身肢体活动不灵,或舌謇语涩。2.真头痛真头痛多呈突然剧烈头痛,常表现为持续痛而阵发加重,甚至伴喷射样呕吐、肢厥、抽...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 第五节失眠

    ...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

    参考资料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教材类;中医内科学;第三章 心脑病证

相关搜索: